你也許聽過這個故事,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奧運會上,坦桑尼亞馬拉松選手阿赫瓦裏被人擠倒踏傷,但他沒有放棄比賽,一直堅持著跑完了全程。當他拖著被踩穿孔的膝蓋和脫臼的肩膀,一瘸一拐地最後一個人跨過終點線時,會場裏全場肅穆,觀眾起立,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這一幕後來被人們稱為“奧林匹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幕”。是的,奧運會不止是比賽,更是詮釋一種競技精神,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社會責任的偉大舞臺。而今天的體壇風雲會,張斌老師也採訪到了這樣一位曾經歷過癌症病痛的打擊,卻依靠頑強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重新站在奧運賽場上的傳奇運動員:比利時十項全能選手托馬斯。
也許常人無法想像托馬斯曾經經歷過怎樣的酸甜苦辣。他年少成名,是兩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十項全能的金牌得主。2014年,他第一次贏得了室內世錦賽銅牌,然而不久,他就收到了一封興奮劑組織發來的信,説他體內的一種檢測指標非常高,並且懷疑他可能服用了興奮劑。當時他很驚訝,因為他確信自己沒有服用興奮劑,後來經過檢查,醫生告知他得了睪丸癌。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説,這無異於晴天霹靂,當時很多人都對托馬斯繼續參加比賽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但是他的哥哥,也是他的教練,仍然沒有放棄。在哥哥細心地陪伴和嚴格地要求下,托馬斯重拾信心,開始為成功回到田徑場而努力。
在與病魔鬥爭的這一年多時間裏,托馬斯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克服了諸多的難關。普通人患了絕症之後普遍容易自哀自憐,在生活中,其它人也不敢對他提過高的要求,但是托馬斯沒有放棄,就像他哥哥常説的那樣:“不要自憐,永遠都不要自憐”。在哥哥嚴格的要求下,托馬斯一直堅持訓練,積極配合治療。這期間,因為化療他失去了頭髮,因為手術他遠離了賽場。但是經過了一年多的恢復。他最終在2015年復出,並以8218分的成績奪得了歐洲十項全能冠軍,成功地獲得了裏約奧運會的入場券,這不能不説是一個賽場上的奇跡。
既然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托馬斯當然也希望對獎牌發起衝擊。張斌老師在節目中問他:“你覺得在裏約,你拿一塊獎牌的可能性有多大?” 托馬斯説這個挑戰比較大,他努力的目標就是在奧運會拿一塊獎牌。但是,“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他表示:“經歷了這麼多之後仍能保持積極的心態,站在這裡,我已經把它當作一種勝利了。”
在整個採訪中,托馬斯表現得很平靜,哪怕在敘述那些艱苦歲月的時候,情緒上也沒有特別的波動起伏。也許這就是一個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人所特有的一份淡然的心態。對此,張斌老師也十分認同:“我就是希望我發現的一個運動英雄,能夠用我們的節目把他的故事平靜地講出來就可以。你會看到他的講述非常平靜,沒有我們想象的那種情緒的爆炸。其實我覺得經歷過這些的人,都會很從容淡定地把故事講出來,我們本身也不希望眼淚。我們希望的是不管是誰,在日後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以他為榜樣,從容面對。奧運獎牌並不是全部,其實我們更希望人們能感受到奧運會所承載的拼搏精神,用主動樂觀的情緒去積極地生活,活下去,好好活下去,這就足夠了。”
關注更多裏約奧運會精彩內容,請登錄央視網奧運官網,或下載央視影音APP,精彩裏約,約你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