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0
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溯河洄遊性魚類,為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曾與恐龍同期生活,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素有“活化石”之稱,也被稱為“水中國寶”。
  •   中華鱘生在長江,長在大海。從事了11年中華鱘研究保護工作的杜合軍博士介紹,中華鱘每年10-12月在長江上遊産卵繁殖,幼苗孵化以後,第二年4-9月出現在長江口。雄性8年、雌性14年初次性成熟,之後,中華鱘再從各海域經由長江口進入長江,進行生殖洄遊。
  •   數億年來,中華鱘依照古老的基因記憶,從大海途經1000多公里長江水域,洄遊到長江上遊。但由於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如今這條洄遊之路卻充滿艱難險阻。目前,中華鱘處於極度瀕危狀態。1988年,中國首次公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華鱘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0年,中華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升級為“極危級”保護物種。
  •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于1982年成立,是我國唯一一家因大型水利工程興建而設立的專業珍稀魚類保護科研機構,養殖著國內梯隊齊全、數量最大的中華鱘人工種群,近四十年來,在以中華鱘為代表的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物種保護和公眾環保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1984年,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鱘魚腦垂體成功催産3組中華鱘親魚,獲得魚苗24萬餘尾。1985年,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鱘魚腦垂體進行催産試驗獲得成功,不再為獲取鱘魚腦垂體而捕殺親魚。這項技術的應用,避免了對親本資源的破壞,對中華鱘物種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獲得了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8年,“中華鱘人工繁育技術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苗種繁育工藝流程,催産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及幼魚放流數量和規格等達到放流指標要求。同年,“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操作規程”作為行業標準發佈。
  •   1987年至1998年間,中華鱘研究所對鱘魚的研究更加廣泛和深入,開展了對國內外各種鱘魚的研究、鱘魚人工繁殖技術的推廣以及中華鱘子一代種群的人工養殖。
  •   1995年,在國內率先突破大規格幼鱘培育技術,將規模化培育幼鱘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   1997年,中華鱘研究所攻克了中華鱘營養需求和馴食配合飼料技術,使苗種培育不再依賴活餌料,大大提高了培育苗種的數量和放流魚種的規格。
  •   2000年,中華鱘活體無創傷採卵技術獲得成功。該項技術的應用使産後親魚得以保活,並在康復後再放回長江。
  •   2009年10月,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得成功,成功孵化出子二代魚苗1.8萬尾且當年産後親魚的康復技術成熟。該項研究成果經湖北省科技廳專家鑒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為中華鱘物種保護和資源的持續利用開闢了新途徑。
  •   隨後的幾年中,中華鱘全人工繁殖連續多次獲得成功,繁殖規模逐步接近野生親魚繁殖規模。2014年10月,子一代中華鱘實現再成熟並繁殖成功,標誌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中華鱘親本再成熟”這一關鍵技術有了實質性突破。
  •   “截至2021年,我們已累計向長江放流多種規格的中華鱘64次,總數超過504萬尾,有效補充了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説,中華鱘研究所掌握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等物種保護核心技術,建立了覆蓋親魚培育、苗種培育、洄遊監測等全週期的中華鱘保護體系。(圖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長江三峽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子二代苗種在研究所三峽壩區基地誕生,標誌著中華鱘可以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完成整個生命週期,中華鱘放流可以不完全依賴野外成熟親魚。這對於中華鱘的保護具有里程碑意義。(圖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長江三峽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