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網評】防汛抗洪中的平凡英雄應被銘記

央視網評論員劉波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降水總量多、局部地區強度大,數百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西南等地出現多起山洪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近日,鄱陽湖告急的新聞更是讓人們揪心。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目前,鄱陽湖流域正面臨199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洪形勢。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一封“家書”,三千遊子返鄉抗洪救災。連日來的長江流域持續強降雨,令九江江州汛情危急。面對34.56公里長的堤壩,防汛人手嚴重短缺,人員調配十分緊張。7月10日,九江市江洲鎮防汛抗旱指揮部在網上向在全國各地的江洲人發佈了一封“家書”,號召青壯年父老鄉親們返鄉幫助抗洪,“人員短缺,調配緊,親愛的父老鄉親,家鄉需要你!”很快,這封信迅速得到響應。截至12日晚已有近3000人趕回家鄉抗洪,沒能回來的也表示一定要給家鄉捐款捐物,要為保衛家鄉出一份力。返鄉村民楊振斌説:“我接到通知後就放下手頭上事趕回來了,我們就是想做排頭兵”。無須多言,這樣的行動足以證明每一個遊子對家鄉這片熱土的深情眷戀和對父老鄉親的責任擔當。

  平凡的人給我們最多感動,“乘風破浪”的廣場舞大媽成了強大的後援團。在江西鄱陽湖沿岸防汛抗洪工作中,一支平均年齡50+的“阿姨團”格外賣力。這支臨時拉起的抗洪隊伍之前都是廣場舞的大媽。“洪水來了,廣場舞也沒心思跳了”“想為修堤抗洪儘自己的力量”。扛不了沙袋,她們就裝沙袋;修不了圩堤,她們就協助巡護;擔心大家在高強度的工作下中暑,在忙完上午的工作後,“阿姨團”馬不停蹄開始熬綠豆湯……提起“阿姨團”,武警戰士們連連讚嘆:“老鄉們都很親切,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人一樣的溫暖”。相比于近來高居熱搜榜“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大媽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懷和擔當,更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中的偉大所創造的感動和奇跡。

  “我是黨員,我先上!”從來都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由無數實踐凝結成的莊嚴承諾緊要時刻,方顯責任擔當。一座座防洪堤壩上,廣大黨員幹部不捨晝夜巡查排險,正是危難面前兌現“以人民為中心”承諾的生動體現。沿江沿湖的防汛堤壩上,來自社會各界的援助溫暖著災區人民的心,共同築成防汛抗洪堅不可摧的屏障。也正是憑著這樣的眾志成城,才使得參與填補決口工作的救援人員頂住高溫、疲憊,不耽誤工程進度。儘管目前抗洪進入最焦灼的攻堅階段,但是在入汛之初,國家防總就通報了全國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水利部門逐級公佈了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名單,開展幹部汛前培訓,從中央到地方,責任層層傳導,以萬全準備之“不變”應洪澇災害之“萬變”。

  面對汛情,我們既要勇擔責任,又要提高認識。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高度重視、防微杜漸,克服任何的麻痹僥倖心理,壓實各方責任。歷史經驗表明,責任到位就能使工作到位,就能打好防汛主動戰。從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防汛救災理念在變。這要求各地在推動城鎮建設、産業發展時,既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注重自然規律。河道、灘地、湖泊等是洪水天然的調蓄池和滯留區,堅持新發展理念,實現人水和諧,才是管理洪水的治本之策,更是為子孫後代負責的務實之舉。(央視網評論員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