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網評】把時間還給老師 複學復課謹防形式主義添亂

特約評論員陸玄同

  最近,不少老師感嘆,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不容易”:除了要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搞好校園防疫工作,還要迎接一撥又一撥的檢查、填報一個又一個表格,感到“難以招架”。

  據半月談報道,今年突發疫情,導致開學延期,疫情得到控制後,各地陸續復課,大家本就覺得時間不夠用,還要應付上級部門的過度、重復檢查,難有喘息之機。比如不同學段複學準備工作檢查、不同學段開學工作檢查、線上教學工作檢查、防疫工作檢查等,政府及各個相關部門都要來上一輪。人數越多、名氣越大的學校,迎接的檢查次數也就越多。

  每一次迎檢,每一項工作都要留痕,還要拍照,作為認真工作的“印記”,於是乎微信、電腦、打印機天天不離手,耗去了一些教師工作中的一大部分時間。有時候為了迎接檢查、報送信息,教師不得不放下手邊批改的作業,甚至需要和同事換課。

  當然,必要的檢查,能發現工作部署落實是否到位,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但過多過濫甚至沒有必要的檢查,已成為學校及教師不能承受之重。不少校長反映,這些“大呼隆”的檢查存在統籌不夠多頭無序、重過程輕實效、只提要求不顧實際等問題。

  再者,看似名目多樣的檢查,內容上其實是大同小異,最後都要按照各個部門的不同要求各做“一套”報表,演化成發通知、填表格、報信息的“老三樣”,不僅教師不堪重負,甚至還要將“包袱”傳導給家長。

  讓教師們能夠安心教書、靜心育人,國家層面早有佈局。在去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曾強調,要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要全面清理和規範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未列入清單或未經批准的不準開展,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此後,中辦、國辦又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確保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一系列決策部署都體現了“切實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把時間還給教師”的鮮明政策指向。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凸顯出來的重復、過度迎檢問題,還需引起重視。對於政府、教育督導機構以及教育行政部門內部的檢查,教育行政部門需做好統籌調度,對檢查事項進行合併歸總,對檢查內容、人員等進行優化組合,切實減少基層學校多頭管理、多頭檢查的無序狀態。要通過信息共享來避免信息的重復檢查、上報,切實為學校及教師減負。學校也要根據基層減負有關規定,對過度、重復迎檢勇於説“不”,維護正常教學秩序。

  “讓教育的歸教育。”在做好科學防疫的前提下,學校工作理應以教學為中心,給學校發展留足空間,就是給學生成長帶來益處。而教師的工作重心是教書育人,多一些為學校解決問題的主動作為,少一些為了檢查而檢查的形式主義套路,目的就是把時間和精力還給教師,讓他們安心從教。(特約評論員 陸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