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網評】下足功夫“補短板”,做好脫貧“必答題”

特約評論員劉繼勇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這個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提出“補短板”,可謂恰逢其時,適逢其勢。

  管理學有一個“木桶定律”,講的是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木桶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同理,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只要還有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脫貧攻堅戰就還沒結束。在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公里”,必須以咬定青山絕不鬆勁的定力,中流擊水披荊斬棘的魄力,實事求是分類攻堅的辨力,眾人拾柴抱團取暖的合力,下足“繡花功”,才能“補短板”,做好“必答題”。

  要有咬定青山絕不鬆勁的定力。政貴有恒,治須有常。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目前,全國還有50多個貧困縣未摘帽、2000多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隨著越來越多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一些地方出現了工作重點轉移、投入力度下降、幹部精力分散等現象。“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當前,脫貧攻堅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防止鬆勁懈怠、精力轉移。各級黨員幹部要繼續履職盡責、不辱使命,保持清醒頭腦,強化責任擔當,堅持節奏不變、力度不減、尺度不松,不麻痹、不厭戰、不鬆勁,以“釘釘子精神”在抓緊抓實抓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上下功夫,鞏固成果、擴大戰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要有中流擊水披荊斬棘的魄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挑山工”登泰山的故事眾所週知: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歡在此歇腳。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為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懶”,再上“十八盤”就更困難了。年初由於疫情影響,給脫貧攻堅加大了“難度系數”。入之愈深,其進愈難,部分群眾可能會因疫返貧、因疫致貧,在已脫貧的地區和人口中,有的産業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産業項目同質化嚴重,有的就業不夠穩定,有的政策性收入佔比高。脫貧攻堅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黨員幹部必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不用揚鞭自奮蹄”的高度自覺,堅定不移地幹,大膽創新地幹,久久為功地幹、盡心竭力地幹,坦坦蕩蕩地幹,做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答卷人!

  要有實事求是分類攻堅的辨力。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脫貧攻堅是一項複雜性、系統性工程,涉及貧困民眾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抓住脫貧攻堅“牛鼻子”,明確“攻”的方向、把準“攻”的脈搏就顯得很重要。黨員幹部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面對脫貧攻堅中的“短板”,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如要讓貧困群眾“富口袋”,就要讓其先“富腦袋”,強化扶智和扶志辦法舉措,靶向攻堅,確保貧困群眾扔下“思想包袱”,獨自上馬跑好行穩致富路。如要讓貧困群眾獲得致富的“持久活力”,就要在深挖産業潛力、破解經濟難題上想辦法、找路子,樹立和打造一批地方特色産業,給貧困民眾培育“有盼頭、有出路”的“搖錢樹”。脫貧攻堅考驗擔當,鍛鍊本領,體現智慧,決不允許嘴上説起“實打實”,行動起來“軟綿綿”“輕飄飄”。

  要有眾人拾柴抱團取暖的合力。“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前,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其艱巨性複雜性不言而喻。走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要把群眾置於“C位”,堅持一切脫貧攻堅工作為了群眾幹,圍著群眾辦,才能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做到群眾心坎上。“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還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群眾是扶貧開發的受益者,更是推動者,沒有群眾的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扶貧成效就會大打折扣。要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始終和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聚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強大合力,脫貧攻堅工作才能無往不勝。(特約評論員 劉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