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網評】同心協力啃下少數民族脫貧“硬骨頭”

央視網評論員劉波

圖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川山鎮塘萬村村集體經濟扶貧産業園中,村民正在勞作。 崖寶基 攝

  主要聚居在廣西的毛南族,在近日自治區政府批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後,實現了整族脫貧。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攻堅無疑是今年兩會上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全面”,指的就是惠及全體人民,不分地域、不分群體、不分層級、不分民族,不讓一個人掉隊。

  堅定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確保如期啃下“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是使命,更是責任。近年來,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中國乃至全人類歷史中減貧事業的奇跡。而每一個奇跡的背後,都離不開政策上精準扶貧舉措的有效推進,一個個“傾斜”“優先”政策供給,提供了“在發展道路上要發揮好制度優勢”的強大動力。“深度貧困並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視,思路對頭,措施得力,工作紮實,深度貧困是完全可以戰勝的。”奇跡的創造當然離不開各族幹部群眾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行動。

  轉觀念,挖潛能,有效推進産業。扶貧不是慈善,不是給予,而是建立市場經濟的生存方式。站在2020年這個特殊歷史坐標,立足於打基礎、謀長遠,堅持脫貧標準,幫助民族地區告別絕對貧困,要目光長遠,著眼當地特色産業,去促進當地産業經濟協調發展。譬如,對擁有傳統手藝的貧困地區實現脫貧,更應該建立市場經濟的生存觀念,讓他們的生産工藝接受市場化檢驗。從“自己繡花自己穿”到“依靠繡花賺錢,過上好日子”的過程中,適應市場需求,深挖市場潛力,拓展市場空間,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推動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變認知,打破傳統格局,注入標準化生産概念。少數民族脫貧,有著一定的難度。從客觀條件來説,一方面人口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而另一方面,這些少數民族往往有著自己的傳統工藝,由於地域或觀念沒有被市場化,只能“錦衣夜行”了。有道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藝術沒有國界。對於這樣的傳統工藝,如果能加入國際化、時尚化元素,對傳統工藝進行重新解構,接受“老手藝在被時代裹挾前進的時候,唯有接受改良、孕育出新的生命,才能被更好地保護”這一理念,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那麼對於這樣的貧困地區,“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在通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我們只要堅定信心和決心,同心協力,不管有多少困難,讓地處偏遠、相對閉塞的民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過上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個目標一定能如期實現。(央視網評論員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