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網評】鄉村文化建設讓脫貧攻堅底色亮成色足

央視網評論員劉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華大地上,總攻號角已經吹響。

早在3月初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黨中央就在謀劃這場硬仗進入最後關頭的攻城拔寨。而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他分析了最新數據:“目前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脫貧攻堅,鄉村文化建設需緊緊跟上。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仍在鄉村。而隨著社會變遷,當代鄉村文化的共同體已不僅僅是血緣、地緣、宗族等要素相互聯絡後的匯總,更是本土的、有機的、渾然的、持久的生長在一起的文化整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需全社會群策群力,切實增強鄉村發展的文化活力,提高發展潛力,增強內生動力,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讓未來鄉村的發展能夠更好地“應對新形勢,應用新成果”,因地制宜地發展好鄉村文化生産力。

脫貧攻堅,鄉村文化建設要以其特色為支撐。以鄉村特色産業手工藝為例,從構建鄉村文化共同體的角度看,目光不能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工藝樣式和工藝品,還應將思路進一步打開,從而帶動一批帶有場所共同價值的鄉土文化景觀和文化設施的建設,促使一批反映鄉土主題多樣化、鄉土生活多元化、鄉村經濟特色化、以及新興鄉村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化等,以其獨有的樣貌吸引人們的關注,讓鄉村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承載歷史記憶、勾連文化脈絡和傳播文化價值的文化紐帶,促進鄉村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脫貧堅攻,助力鄉村文化産業振興。隨著互聯網與電商經營模式的大規模普及,鄉村文化産品的傳播空間與範圍已從根本上得到了拓展。鄉村已開始成為城鄉經濟一體化架構下傳統手工藝的“原創生産中心”,而在具體發展過程中,還要加強文化創意,讓鄉村文化融入當代生活。同時可拉伸延長産業鏈,拓展産業輻射力,以帶動當地民俗旅遊、土特産加工、生態農業和智慧農業的發展,針對鄉村進入信息社會的發展現實和趨勢,通過採用“互聯網+文化供給”,增強文化供給效應,提供適合農村人口需求的文化信息和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要“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鄉村既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也面臨著數字技術、體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因此“我們更要充分認識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價值,盤活這些土生土長、代代傳承的文化資源,以增強發展活力,助力扶貧攻堅,從而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發展”。(央視網評論員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