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丨中共七大載史冊 革命聖地奔小康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1年02月01日 17:0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這是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而載入史冊。七十多年後的今天,在廣大黨員和群眾的不斷努力下,革命聖地延安也舒展開了全新的發展畫卷。 

位於延安市區西北約2公里處的楊家嶺,是延安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1945年,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當年為召開七大會議而修建的中央大禮堂,如今已經成為海內外遊客感受革命精神的重要坐標。 

總臺央視記者 閆星光:這裡就是中央大禮堂,現在這裡所有的陳列和擺設都是按照當時七大召開時的原貌所復原的。我們可以看到在主席臺的最中央懸挂著毛澤東和朱德的畫像,在禮堂兩側有24面黨旗代表著中國共産黨從一大到走向七大的24年。

七大召開時,參會代表一共有755人。在特殊的革命戰爭年代,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們能匯聚在一起,並不容易。

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副主任 黨婕睿: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利,再加上敵人的重重設卡,同志們只能靠兩條腿來走,路程較近的也得走兩個多月,路途較遠的至少得走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到達延安後受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稱他們這段歷程為“小長征” 。

經歷了重重困難,1945年4月23日,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大會充分發揚民主,經過深入討論,一致通過了關於政治、軍事、組織方面的報告,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和新的黨章。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副教授 薛琳:將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成為我們全黨的指導思想。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共産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實現了我們理論的第一次偉大飛躍,將為人民服務寫進了黨章,成為我們的宗旨。毛澤東同志講到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其中就包括密切聯絡群眾。

和平歲月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成為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力。2019年延安所有的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1499個駐村工作隊、1807名第一書記以及2.69萬名聯戶幹部依舊士氣不減地奮戰在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一線。 

延安市安塞區磚窯灣鎮金盆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焦陽: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我們在原有106個大棚的基礎上,又新建了92座大棚,其中34座作為村集體經濟,優先給貧困戶種植,增加他們的收入。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村民的收入有了明顯變化。

金盆灣村村民張樹富家的大棚西紅柿長勢喜人,上市兩個多月來,毛收入已超過四萬元。這幾年通過參與種植山地大棚,曾是貧困戶的張樹富如今也過上了他期盼中的好日子。 

延安市安塞區磚窯灣鎮金盆灣村村民 張樹富:70多平方米的大棚,我一年收入7、8萬元。我從2017年種的大棚,黨的政策一直是放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眼裏了。國家給我貸款了五萬元無利息貸款,我第二年就給還了,現在是奔小康的生活我也過上了 。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整體脫貧後,廣大黨員還將繼續帶領老區人民向著小康生活奮進前行。 

延安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 申均明:堅持幫扶政策不減,我們對5.66萬戶、15.46萬(貧困人口),實現了産業全覆蓋,産業覆蓋率達到93.9%,1784個行政村全部建立集體經濟組織 。

(總臺央視記者 閆星光 甘志慶 劉海濤 陜西臺 李楠 )


(編輯 陳卓然)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