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尋跡《甲午》

《甲午》幕後 央視網 2015年08月13日 13: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山頂拍攝,2015年7月3日。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山頂拍攝,2015年7月3日。

京都今天是陰天,有霧。我來京都的唯一目的就是去二條城,也叫二條禦所,是江戶幕府的權力象徵,這也是《甲午》裏的大咖,我必須得一睹真容啊!而京都禦所——天皇的寢宮就在二條城一公里的地方,由於還住著天皇,不開放遊覽,我們只在外城參觀了一下。這裡所有建築都是木制的,連城墻也是,歷經風雨卻依然牢固。地面很有特點,全鋪的石子,踩上去摩擦發出了“嚓嚓”的聲響。不一會兒就突然下起了雨,我們跑到門樓屋檐下躲雨,突然,警報器響了。給我倆嚇個四眼相對,“怎麼啦這是?”環顧四週只有我們兩個人,心想我們也沒幹什麼呀,只是避個雨而已,該不會被當作間諜抓起來吧,這麼一想還真有點害怕!往前一走,警報停了。抬頭看到殿墻把角兒屋檐下有個機器,我想應該是紅外線電子報警器,我們太靠近門了觸發了它,虛驚一場。雨不一會兒就小了,我們就往二條城走,發現下過雨的石子路沒有一點兒積水,也許這就是它的原因之一吧。

京都禦所

京都禦所

到了二條城,雖然門樓正在維護,但幸好內部還開放,我才有零距離和大咖接觸的機會。也是一樣的石子路,一樣的建築風格,不一樣的是這裡多了護城河,城墻是石頭砌成的,更厚實更安全;屋檐大多鑲嵌金色裝飾,比之京都禦所,這裡更輝煌。穿過大門,繞內城墻往裏走,轉過彎出現了另一個巨大的門,正是二之丸的前門,雕刻精美、裝飾華麗,散發著濃厚的盛唐文化氣息。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脫了鞋光腳進到殿內,踩在走廊的木地板上發出“吱吱”的叫聲,原來這是幕府統治者為防範外人進入而設計的報警機關,名叫“鸝鳴地板”走廊。由此可見當政者的煞費苦心,同時也感嘆能工巧匠的技藝精湛。殿內墻壁和隔門上畫有狩野派畫家的名畫,幅面和墻一樣大,畫面立體,栩栩如生。走廊迂迴曲折,陌生人肯定迷路,這應該也是一種防範設計。每一個構件、每一處裝飾都顯露著幕府的權勢和富貴,在感慨其氣派、豪華的同時,也不禁為其能如此完好地被保存下來而點讚。那個傳説中盛世大唐的長安城,現在也只留下了一處遺址……

二條禦所,柱子鑲著金箔,圖案雕刻精美絕倫。

二條禦所,柱子鑲著金箔,圖案雕刻精美絕倫。

一睹主角真容,真是震撼到我的小心肝——房間內等比例的大臣蠟像,正跪拜著幕府統治者,像是在述説著什麼,這不正是《甲午》用的聖德壁畫的立體版嗎?這下更讓我心潮澎湃了!真想拍一張照發到後期的微信群裏,讓大家興奮興奮騷亂一陣,很可惜禁止拍照,只能帶著遺憾走出了二之丸殿。

零距離接觸過大咖後已經下午3點多了,午飯也沒有吃,這點兒要是在組里正是下午茶“break”的時間啊!兩位美女早已把水果切塊放入碗中澆上酸奶了,還有各種零食…準備妥當後一聲:“break時間到了”,不管正在剪片的剪輯、還是在校稿的老師、還有音頻的小夥兒,都迅速放下手中工作,從各自房間裏興高采烈的出來覓食了,感覺像是養了一群寵物…現在想想那情景也是比較壯觀的,而此時此地的我只有懷念了。感謝她們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還不辭辛苦的兼做我們的生活委員。

我們的最後一站——大阪,7月7日,正在下雨,今天是在大阪的第四天了,明天就回北京了。在這兒怎麼到哪都能聽到中國人的聲音呢?仿佛我已經在北京了。可想中國人為日本拉動了多少經濟。説到這兒,我還得去購物呢,三天了都在幫朋友、家人以及家人的朋友購物,我們對購物任務有所準備,但沒預料到變成了主要任務,天哪!我們大阪的遊覽計劃被完全打亂了。所以從不出名又安靜的小地方開始遊玩是多麼的明智,如果開始就從大阪玩,不知道還能不能出的了這大阪城,購物就夠了。

所以今天説什麼我也要去墓地,儘管下著大雨。從大阪站坐火車20分鐘到玉造站,再步行20分鐘左右,便到了“三光神社”,一切只因這裡埋葬了一位清國士兵——李金富。《甲午》播出版並沒有出現,但《甲午》組拍攝過,素材我們也剪過,那份熱情促使我必須來祭拜一下。三光神社墓地比較大,在大雨中找了很久,那裏的蚊子是瘋子,不顧一切的吸你的血,打死也要吸上這最後一口,像戰士一樣的前赴後繼,只要露在外面的皮膚無一倖免。終於在泥濘的大雨中還是找到了“李金福”的墓碑,走近發現碑前有一枚一元中國硬幣,想必一定是胡導她們留下的。我帶了一個口碑酒,雨中祭拜了這位獨在異鄉墓園中的戰士,此情此景真有點兒悲涼。我的這次尋跡《甲午》之旅在這兒就算畫上了句號,但它給我的影響相信很長一段時間都揮之不去。

在雨中祭拜清人“李金國”。

在雨中祭拜清人“李金國”

《甲午》是我剪過的片子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個。它是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用大量一手的信息和珍貴的史料,深刻分析了那段歷史,真實且震撼;它也是一幅悲壯的圖畫,描繪了中國海上之師的驕傲與浮沉,不斷燃起你的熱血;它更是刺痛心扉的一課,用深刻歷史的教訓再次叩敲我們的靈魂,引發更深層的思考。六個月的時間讓我學到了太多太多,而歷史的魅力不就在於讓你不斷地探尋麼?“到日本看看”我已經説了兩年了卻一直沒有實施,是《甲午》堅定了我的這次尋跡之旅,快剪完的時候就把行程都規劃好了。雖然短短十幾天時間,不足以深入地了解日本,但還是感慨良多: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都乾淨的一塵不染,還有日本對先進技術和思想的探求、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保護等方面,確實有我們所不及的地方。《甲午》帶給我們很多積極的影響,每個人應該都能體會,那絕不是仇恨,如果我們要説勿忘國恥,請先自強。

其實我和《甲午》的“恩恩怨怨”歸根結底只是“愛”

 

2015年7月29日,星期三,大雨,北京。

——田彥瑞

我們這次的旅行計劃書

我們這次的旅行計劃書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