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要拍媽媽做的那些菜
《舌尖2》的採訪是這樣完成的
讀+:對你影響很深的紀錄片和導演有哪些,他們是怎樣影響你的?
陳曉卿:太多了。比如像伊文思。還有比如正在與央視紀錄片頻道合作的,英國資深紀錄片人菲爾·阿格蘭,他曾經拍攝過《雲之南》,非常厲害。
他們對我的影響,主要是對世界的看法。比如伊文思,他説“要把看到的原原本本交給觀眾”;比如菲爾,他認為只有兩個人的相互交流,才是最真實的。他拍片子,機器落實了,就讓攝影師、助理都離開,自己拍。我一下子被這種工作習慣強烈震撼了。
《舌尖2》中,很多的採訪段落,我們也是這樣完成的。這就迫使我們的導演,和主人公“談戀愛”,做更深入的交流。只有在兩個人特別平等的狀況下,你才能聽到他內心的聲音,否則他只是一個拍攝對象。
讀+:去年在台灣,紀錄片《看見台灣》在影院上映不到一個月,就橫掃票房紀錄。目前,大陸紀錄片上院線的情況如何?
陳曉卿:大陸也有。台灣紀錄片市場的火爆,與觀眾素質有很大關係。舉個例子,阿姆斯特丹紀錄片節短短幾天,全城所有影院都在放紀錄片,説老實話,有些片子好難看啊,看得好困吶,又不好意思退場,影院坐滿了,退場會顯得非常突兀。好不容易熬到結束了,大家還都不走,一直鼓掌到片子的字幕拉完。而這些片子,取得了400萬歐元(約合3400萬人民幣)的票房收入,很難想象。
拍一部美食題材的紀錄片,是陳曉卿的提議。“我是個好吃的人”。
陳曉卿是皖北人,父母是教師。小時候,他最喜歡的美食,是“鄰居家的飯香”。
來到北京後,陳曉卿對北京本地飲食産生興趣。他説,當時讀到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寫北京的爆肚兒,“吃得牙根清酸”,自己便按圖索驥,自此開啟“吃貨雷達”。
2002年開始,他擔任了七八家電視臺的美食節目嘉賓,在多家雜誌報章開美食專欄。
“直到現在,我都沒發現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陳曉卿説,他選館子的第一標準,就是味道,“從來不講環境什麼的”。在他看來,世界上有兩種館子,一種是做買賣的,一種是做吃的。“大館子,絕大部分是做買賣的,我寧可去路邊大排檔。”
這一理念,同樣體現在《舌尖》系列的拍攝之中。第一季剛開拍時,陳曉卿就對導演們説,我們不要拍名菜,不要拍大菜,要去拍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做的那些美食。
於是,蓮藕排骨湯、麻婆豆腐、魚香肉絲,這些家常的菜肴,出現在《舌尖》裏。在陳曉卿看來,美食只是出發點,不是目的地。他想表達的,是中國人的味蕾記憶。
“你的胃能夠接受的東西,是固定的。這個味覺記憶,它不會變。”陳曉卿説,母親給予的味覺記憶,會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裏。“這個過程,如同教授母語。小時候吃的東西,無論走到多遠,它都像一個巨大的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是永遠心靈深處的故鄉。”
吃飯就是“吃人”
紀錄片領域不存在“中國特色”
讀+:目前中國紀錄片的水準,在世界上是個什麼位置?與國外最頂尖的,差距有多大,主要差在哪兒,技術上還是觀念上的?
陳曉卿:我們在談論紀錄片時,常常混淆了兩個概念:作者紀錄片和媒體紀錄片。媒體紀錄片更看重觀眾和市場,會在故事敘述構建以及節奏把握上,遷就觀眾的視聽需求,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作者紀錄片則更強調獨立的價值判斷以及人文的立場表達,製作人更強調社會責任感和認知價值。
作者紀錄片方面,中國很多導演在國際上獲獎,做得非常優秀。比如《鄉村裏的中國》、《請投我一票》,都是很好的作品。但另一方面,媒體紀錄片的發展,與這個不匹配。這個差距,技術上的、經濟上的都有,最主要的還在理念上。簡單地説,外國的紀錄片就是給觀眾看的,所有的製作、拍攝都以觀眾為主,而中國的紀錄片往往是給上頭看的。
讀+:紀錄片走出去,怎樣保持“中國特色”?
陳曉卿:在紀錄片領域,“中國特色”是不存在的。我們人為地強調了“中國特色”,反而阻礙了收視率的上升。
考慮到觀眾,就是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我們以前做過一個紀錄片,名為《超級工程》,我們先做了一個國際版,專門給外國觀眾看,特點就是信息量大、節奏快。後來,在國內播出時,也用的這個版本。觀眾並沒有接受不了。觀眾愛看的東西,就是“國際化”的。
讀+:為了中國紀錄片“走出去”,央視紀錄片頻道做了哪些努力?
陳曉卿:一是投資,我去年年初參加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展,導演都在感謝央視紀錄片頻道。二是技術、人員的支持。這説明,我們融入了國際紀錄片的主流。
還有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今年11月份,第22屆“世界科學與紀實製作人大會”會在北京舉辦,這是全球電視紀錄片業內最具影響力、專業水準和權威性的行業盛會,第一次來中國。我覺得,這與央視紀錄片頻道的“走出去”戰略,有很大關係。
在京城媒體圈,陳曉卿的“老男人飯局”頗有名氣,參與者還有《讀庫》的張立憲、《三聯生活週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楊葵、網絡紅人王小山。這群人,沒事的時候就聚在一起吃飯喝酒,相互擠兌。
《舌尖》的總顧問沈宏非説,飯桌上,陳曉卿不會説道,“只講八卦”,“吃的時候還説吃,那是美食家幹的事,我們就是饞”。
在陳曉卿看來,吃飯其實就是吃人。“我喜歡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別神聖、特別高深的人”。飯局是超越美食的,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一起,吃什麼不是特別重要。
《舌尖2》第一集《腳步》播出後,不少觀眾留言稱,比美食更打動人心的,是片中白馬、麥客、養蜂夫妻等一群人的故事。陳曉卿説,這些故事裏,體現著中國人的美食智慧。比如節儉,“春種秋收、夏蔭冬藏”,豐富了四季的食材;比如和順,選擇一個季節裏最好的食材;比如禮儀,中國人的飯桌上,長者為尊,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陳曉卿説,透過美食,他想講“人的故事”,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中國人的鄉愁,中國人的悲歡離合。
“真正讓小説優秀乃至偉大的,是故事之外的東西。是抽取走故事之後,再去審視併發現的氣氛之美,是情節外的短句、標點、景色描述以及情感共鳴的營造。”《舌尖2》播出前一天,陳曉卿在朋友圈轉發了這樣一段話,並備註:紀錄片也是如此。
(原標題:拍美食是想講“人的故事” 見習記者鄭汝可 實習生宋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