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烏蘭牧騎創排的蒙古劇《黑緞子坎肩》參加2017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于7月4日、5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
該劇取材于同名鄂爾多斯民歌,圍繞一件黑緞子坎肩展開情節,以民歌《黑緞子坎肩》為主旋律,歌舞、對白相間,通過薩仁和庫鹿格之間悲歡離合的愛情悲劇,展現了18世紀中葉鄂爾多斯西部地區人文歷史、社會環境、風土人情以及兩個普通牧民家庭的生存狀態、人物命運和情感歷程,給人以刻骨銘心的視覺衝擊和情緒感染。
朱維英、譚志湘、張蘭閣、王馗、王焱、張之薇、柯凡、李小菊等戲曲界專家參與點評《黑緞子坎肩》。專家們認為,該劇展現了蒙古族的民俗風情,表現了藝術化的原生態,舞臺表現有現代感,不僅具有蒙古族特色,還契合了整個人類的心靈需求,非常淳樸、美好。該劇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年輕劇種的文化立場追求:從蒙古族民歌中尋找創作題材,在唱腔設計上充分沿用蒙古民歌的曲調,在敘事視角上以蒙古族底層牧民的生活為切入點,這與蒙古劇的劇種氣質和風格特色是一致的,非常可貴。同時,該劇在堅守民族文化和民間文化立場的基礎上,又在舞臺表現和導演手法上努力追求現代化的呈現方式,體現出該劇的現代追求和當代視野。
演出現場,演員精湛的表演、紮實的唱功將鄂爾多斯民族、民俗和民間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受到現場觀眾的稱讚。微信公眾號“新影戲曲臺”在演出前發表了導賞文章《因為“真實”,所以“沉重”:一件無法送出的〈黑緞子坎肩〉》,微信公眾號“國家藝術院團”在演出後發表了《蒙古劇〈黑緞子坎肩〉:一部催人淚下的淒美愛情悲劇》。
蒙古劇是融合蒙古民族歌、舞、扮、詩、騎、射等藝術的一個比較年輕的戲曲劇種,發祥于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84年正式命名。蒙古劇的語言採用了蒙古族諺語、格言、成語、典故和歌謠等民間文學詞彙,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
內蒙古烏審旗烏蘭牧騎成立於1960年,其創作和演出主要以極具烏審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歌舞為主,主要表現該旗的歷史文化、草原風光、民族風情、發展前景等。烏蘭牧騎是草原文藝輕騎兵,隊伍“一隊多用”、隊員“一專多能”是其特點。建隊40多年來,烏審旗烏蘭牧騎先後創作出《筷子舞》《炒米飄香》《心香》《乳香飄》和民族風情歌舞《敖包相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1999年至今,烏審旗烏蘭牧騎連續4次被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評為“全區一類烏蘭牧騎”“全區十佳烏蘭牧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