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蘇州崑曲進校園十年培養觀眾30余萬

聚焦·梨園 來源:新華社 2017年06月27日 17:0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南京6月26日電(記者蔣芳、陳聰穎)“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墻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在江蘇省蘇州市,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杜麗娘”與“柳夢梅”。這些學生“角兒”背後,是已經連續實施十年的“崑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該工程啟動十週年,累計普惠30余萬中小學生,傳統古戲雅韻在年輕人中漸趨流行。

  每天早晨,24歲的蘇州昆劇院演員楊寒和她的同事們都會來到蘇州昆劇院的練功房練功。初二時,楊寒被蘇州藝術學校招錄,畢業後順利成為一名崑曲演員。每週一到週五,她都會到位於蘇州市觀前街的“崑曲沁蘭廳”為孩子們表演幾次。最近常常唱的是《思凡》。

  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名譽院長王芳看來,楊寒這批青年演員如今所擁有的環境是多年前她曾夢寐以求的。“我年輕的時候,劇團一年演不到10場戲,辦公樓改成了招待所,演員兼職做服務員,不少年輕演員為掙錢去歌廳當歌手,我也到婚紗影樓當了兼職的化粧師,偶爾有零星的小劇場演出才去。”王芳説。

  十幾年前,擁有600多年悠久歷史的崑曲雖被譽為“百戲之祖”,且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但也面臨如何“活下去,傳得開”的問題。全國專攻崑曲小生的青年人,一度不到20人。一場演出,常常是臺上的演員比台下觀眾還多,演員和觀眾都是白髮蒼蒼。

  2007年蘇州啟動了“崑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投入300余萬元。蘇州市的每一位中小學生,一年內都可以觀看一次以上崑曲演出。10年來,該工程每年面向中小學生提供100多場公益演出,共演出1000余場次,累計30余萬人次中小學生觀賞崑曲演出、聆聽相關知識介紹,傳統古戲雅韻在年輕人中漸漸流行起來。

  “這項工程不僅培養了觀眾,更成就了演員。對於年輕演員來説,演出是最好的練習,舞臺經驗就是要靠一場場表演攢出來的,傳統藝術的精髓也是這樣一場場傳下來的。”王芳説。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