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王晶)6月12日,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戲曲大會》在北京結束錄製。據悉,節目將於今年暑假期間在央視播出。
嘉賓選手
《中國戲曲大會》共分7場,前6場各有5位選手依次上場進行角逐,勝出者與百人團答題正確率最高且速度最快的選手進行PK,産生當期擂主。值得一提的是,每場登臺的選手也全部從百人團中産生,從第二場開始,登臺的5位選手均為在上一場次百人團中勝出的優秀選手。第7場則匯聚了前6場的擂主,6位選手同臺一較高下,最終産生《中國戲曲大會》的冠軍。冠軍産生之後,各劇種戲曲名家登臺進行助興演出。
劇目題演示
本次大會中的選手中既有幾歲的兒童,也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胞,也有來自海外的票友;既有有京劇戲迷,也有地方戲愛好者。為了讓更多戲曲愛好者參與到《中國戲曲大會》中來,在節目播出時還將設置新媒體同步答題,觀眾可以在場外與場上選手同步答題。此外,《中國戲曲大會》所有入庫的題目還將設計成手機遊戲,讓大家可以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答題,並由系統自動評分。
辨識題演示
《中國戲曲大會》中的戲曲專業類題目約佔6成,文化類題目約佔4成,題目涉及中華民族幾千的歷史,幾乎涵蓋了全國的所有地域和民族,力求打造一次中華民族的戲曲盛會。在民族方面,包括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和景頗族等很多少數民族都有涉及;在地域方面,跨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台灣流行的歌仔戲、香港流行的廣東粵劇、東南沿海流行的閩劇和高甲戲等都包含在內;在劇種方面,京劇和地方戲的比例基本達到1:1,而官方記載的300多個劇種涉及到70多個;在題材方面,包含了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説、文化故事等,同時現代戲曲的重大成果也有所展現。
文物展示
《中國戲曲大會》的題型包括對錯題、選擇題、辨識題、圖片題、視聽題、連線題、劇目題等,其中劇目題由各劇種頂尖藝術家現場表演做為題面。同時,每場都有珍貴的戲曲藏品作為題面出現, 梅蘭芳紀念館、上海京劇院、上海越劇院、天津戲劇博物館、湖廣會館等多家單位以及戲曲名家個人收藏的戲曲藏品都在現場進行了展示。
主持人
本屆大會由央視主持人孫小梅主持,點評嘉賓既有來自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戲曲協會和天津戲劇家協會等機構的專家,也有來自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河南大學等高校的教授。點評嘉賓在現場點評題目,並與選手進行交流,由此引出眾多與戲曲有關的知識和歷史故事。此外,每場均有一位戲曲名家參與答題,京劇名家張建國、袁慧琴、趙秀君,評劇名家高闖,豫劇名家王紅麗,河北梆子名家王洪玲等與選手同場答題,並分享自己在答題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