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演出開始前,浙江昆劇團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為觀眾現場演奏民樂。新華網記者潘革平攝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15日電(記者潘革平)清遠的簫管聲中,細膩的水磨腔裏,浙江昆劇團14日晚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為100多名中外來賓上演了中國文學巨匠湯顯祖的傑作——《牡丹亭》。
一曲《萬年歡》,麗娘初入園。幾多鳥鳴聲,妙齡多思戀。文華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楊崑飾演的杜麗娘一齣場就驚艷四座,相思情,眷戀意,盡在蘊涵之中。貼旦包煜茗,天生麗質,小巧玲瓏,表演活靈活現,儼然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小丫環。《牡丹亭》以精美華麗的戲服,似假還真的布景和舒徐委婉的唱腔,帶領觀眾重回杜麗娘與柳夢梅相遇的中式園林,演繹了一齣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在15日的演出中,浙江崑曲團還將選取崑曲藝術中廣為人知的片段,由主講人王明強穿插式進行專業講解,演員則在舞臺上做示範表演,將崑曲的虛擬性和程式性等藝術特點更加直觀生動地傳達給觀眾。昆劇團精心選取的賞析片段,包含了唱念做打各種形式,對現場觀眾而言,既是一次欣賞劇目的絕佳體驗,也是中國崑曲文化的入門課程。
《牡丹亭》劇照。杜麗娘(楊崑飾)(左)與柳夢梅(毛文霞飾)(右)相識于夢中。新華網記者潘革平攝
藝術無國界,崑曲通人性。浙江昆劇團團長周鳴岐介紹説:“本次展演將進一步加強東西方文化藝術的有效交流,讓世界人民近距離欣賞唯美的崑曲,從而認知和平崛起的大美中國。”
崑曲出現于中國明代,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悠久歷史。作為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代表性劇種之一,崑曲于2001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稱號。正因為如此,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專門邀請浙江昆劇團前來布魯塞爾,在14日和15日為2017年布魯塞爾“中國非遺文化周”活動進行閉幕表演。
據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負責人譚曙介紹,8日“絲路長·宴四方——中國飲食器物設計文化展”拉開帷幕的2017年布魯塞爾“中國非遺文化周”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通過“非遺展示”、“交流演出”和“電影放映”等立體多元的活動形式,旨在展示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發展和實踐上結成的豐碩成果。
演員與觀眾互動環節,一位小觀眾好奇地看著身穿戲服的昆劇演員。新華網記者潘革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