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歷時20天的第八屆中國京劇節已經落下帷幕,這場國家級京劇盛會,是中國京劇藝術節創辦22年來持續時間最長、演齣劇目最多的一屆。29台參演劇目、5台武戲摺子戲專場和2台祝賀演齣劇目,在南京及無錫的11個劇場共演出62場,上座率達95%,觀眾6萬餘人次,很多演出更是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每場演出結束後,都有戲迷擁到臺口請求演員返場加唱。名家薈萃、精彩紛呈的劇目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願意走進劇院,欣賞傳統藝術的魅力,古老京劇正煥發出年輕活力。
一批現代戲受到專家肯定
如何讓京劇這門影響深遠的藝術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併為之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和基因,讓直面當下的現代戲創作成為未來的經典,是本屆京劇節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在入選的29台參演劇目中,現代戲有17台,佔比近60%。《西安事變》《黨的女兒》《浴火黎明》《東極英雄》等革命歷史題材劇目,再現了革命先烈捨身為國、可歌可泣的壯美畫卷。《向農》《在路上》《美麗人生》等現實題材劇目,或刻畫黨的好幹部甘於奉獻,或緊扣時代反腐主題,或描寫平民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在京劇節上,《向農》作為本屆京劇節唯一的農村題材現代戲,可以説是京劇節的一大亮點。本劇雖然是改編自孟冰的話劇《楓樹林》,但極富京劇藝術特色,很好地將傳統與現代,生活與藝術結合起來,贏得了戲迷觀眾和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被讚為:“主題、劇本、導演好,表演好,舞美好,唱腔音樂好”,是一部好聽、好看、過足癮、接地氣更體現了京劇藝術的傳統之美的好劇目。
上海京劇院的《浴火黎明》則全部大膽起用80後演員挑大梁,演繹了六七十年前的青年共産黨員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堅定革命信仰、心繫祖國未來,最終為我黨留下八條諍言的真實歷史事件。該劇的上演感動了一大批觀眾,也贏得了眾多劇評人的肯定。在研討會上,戲曲評論家王安奎直言,《浴火黎明》在正氣壓倒邪氣的前提之下,對於革命者內心波瀾的深挖,是革命鬥爭複雜性的真實反映,像範文華這樣的人物將會進入文藝作品所表現的革命歷史人物的長廊之中。福建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評章認為,《浴火黎明》有突破、有創新,為革命戰爭題材改編、再創造提供經驗,“全劇刻畫了一個英雄群體,更主要是在幾個人物身上,範文華和邵林都很有新意。”在中國戲曲學院導演係教授裴福林看來,《浴火黎明》充分展現了演員的魅力。這些80後演員雖然年紀很輕,但他們對角色的把握非常到位。由於他們很好地闡釋,讓觀眾在觀劇接受教育時,沒有絲毫耳提面命的感覺,而是真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複雜以及革命未來的希望。“整部戲不同於以往的樣板戲,具有史詩般浪漫主義色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京劇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目光
讓年輕人重回劇場,讓傳統國粹不至於在21世紀成為“博物館裏的藝術”,一直是中國戲劇藝術家們共同的心願。本屆京劇節上,惠民低票價和京劇進基層、進校園等各種活動,進一步拉近了觀眾和京劇的距離,越來越多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人欣賞京劇、喜歡京劇,京劇藝術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本屆京劇節為南京的高校安排了多臺精彩演出,包括在南京理工大學演出的瀋陽京劇院的《青天道》、廣西戲劇院京劇團的《油茶御史》、北京市京昆文化藝術團有限公司的《大釗先生》以及福建京劇院的《趙武靈王》,在南京藝術學院實驗劇場演出的山西省京劇院的《陳廷敬》……每場演出前,大學生們往往提前近一個小時就開始排隊進場,早早把現場擠得滿滿噹噹。此外,《浴火黎明》劇組走進了南京郵電大學,與師生們近距離互動,呼籲風華正茂的學子們樹立正確信仰觀,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欣賞國粹藝術。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的李正華、張少良還給秦淮區第一中心小學的近200名小學生送去了京劇課。
而在劇場裏,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年輕人的身影,白領張小姐以前對京劇無感覺,她表示父母那代人喜歡京劇很正常,“父母那個年代的娛樂活動很少,除了電影就是京劇,喜歡京劇也可以説是環境使然。”而現在她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熱衷於在傳統世界中探尋快樂。“這次京劇節的票價非常便宜,所以我一連搶了很多張票,好好過把癮。”李先生的父母都是票友,他在小時候就經常跟隨父母看戲,在他看來,很多年輕人不是不喜歡京劇,而是“沒被熏陶過”,“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只有走近它,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對於今天的80後、90後,今天聽戲看戲的環境是非常好的。只要他們走進劇場,我相信一定能被京劇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