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戲曲到話劇,同樣的故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昨晚,北京人藝今年首部原創話劇《大訟師》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為人藝建院六十五週年獻禮,也讓已經九十高齡的藍天野又開啟了一次“冒險”之旅。
老故事添上新骨肉
《大訟師》由郭啟宏編劇,藍天野、韓清執導。故事取材于傳統戲曲名篇《四進士》,內容則是十足的原創。故事圍繞明朝嘉靖年間一樁官官相護的冤假錯案展開,講述狀王宋士傑仗義執言、為民請命的故事。
所謂“冒險”之旅,是指這部作品嘗試了一個特殊的渠道,從戲曲改編話劇。傳統戲曲故事相對簡單直接,作品亮點主要是在演唱上,《四進士》亦是如此。將戲曲改編為話劇後,失去了“唱”這個利器,只展現簡單的故事,如何還能吸引觀眾?
從目前的舞臺呈現可以看出來,郭啟宏在《四進士》的骨架上豐富了內容,讓劇中角色有了更大空間,凸顯出人物性格。楊春、楊素貞、楊青等角色都有了更生動的表現。有了性格還不夠,郭啟宏還為劇中人物賦予了更豐富的情感。楊青騙賣了妹妹後,要求楊春等他走遠了再去找妹妹;毛朋在判決了田倫幾位同年之後,黯然轉身的一瞬,讓觀眾在沉冤得雪的大快人心之外多了一絲惋惜和遺憾,畢竟當年四人雙塔盟誓的同年之誼就此煙消雲散。
在舞臺背後,藍天野同樣在“冒險”。這部戲由他和青年導演韓清聯合導演,但他卻常常忘了自己已經九十歲了,“有一天藍老師給年輕演員做示範應該怎麼往後退,然後摔坐在地上,他真的就直接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我們都嚇壞了,可他覺得這很正常,他面對舞臺是忘我的。”韓清説道。
沒有角兒也很有戲
北京人藝的大腕兒不少,這部戲卻顯得有點“素”,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腕兒。但在觀看的過程中,你會忘了戲裏沒有大腕兒,因為他們的表演戲味兒十足,而且沒有明星身份來搶戲。
狀王宋士傑這個形象,不僅出現在許多傳統戲曲中,連導演周星馳都專為他拍了一部電影,可見這個形象有多討喜。無論是戲曲作品中的塑造,還是編劇郭啟宏這次的著力刻畫,都使這部作品中的角色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宋士傑由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劉輝飾演,曾扮演過曹植、屈原等歷史人物的他,雖然古裝戲經驗十足,但出演年齡跨度如此之大的角色,還是頭一遭。劉輝在演出前也表示,這次確實有點難住他了,“天野老師要求我扮演一個矍鑠的老頭兒,本來我是想從外部形體去找老年人的感覺,但是矍鑠又要求我不能那樣,在這二者之間,需要把握一個火候。從外部到內部,我就像加砝碼一樣,不斷給自己找依據。”從戲曲的寫意到話劇的寫實,劉輝扮演的宋士傑更像他自己説的,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兒。
全劇中的關鍵人物——“清官”毛朋,除了一身正氣,更多了豐富的內心情感,“中國傳統故事中清官戲很多,可是我很怕把清官演得臉譜化,人物面薄,需要加厚。我們北京人藝從來不演類型,演的是舞臺上的這一個。”扮演這一角色的北京人藝實力派演員張福元説。
作為全劇中最重要的兩位女性角色——越衙告狀的楊素貞和宋士傑夫人萬氏,更是在舞臺上呈現出跟傳統戲曲不一樣的人物形象,而她們的扮演者張培和付瑤,正好是觀眾熟悉的《北京人》中的大少奶奶和愫方,二人再度合作上演對手戲,付瑤扮演的萬氏,成了張培扮演的楊素貞的乾娘,二人笑稱這次的身份地位可真是不同。“我扮演的楊素貞決不是現在大家説的心機女。”張培解釋道,“她有越衙告狀的勇氣,更有實現這一目標的智慧,比起悲劇命運,她更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女性。”付瑤扮演的老太太,也毫無違和感,更像是一抹跳躍的顏色,讓舞臺上多了一點靈動。
虛實間再現傳統之美
簡約的城郭剪影是抽象虛化的,垂柳依依又顯得格外實在,藍天野多年習練國畫,《大訟師》的舞臺在虛實之間也展現出中國傳統美術的意蘊。
該劇舞美設計申奧介紹説,《大訟師》的舞臺設計中追求了中國傳統書畫的形式感,突出了整體的東方審美。大寫意的舞臺、黑白灰的基調,既有傳統戲曲中“一桌二椅”的神韻,又有中國傳統美術的大氣簡約,讓看戲的過程成為一場傳統美術之旅。
從信陽到上蔡,從官衙到客棧,劇中場景眾多,但每一次場景轉換都切換得自然流暢。這也來源於舞美方面的精心設計:沒有寫實的布景,而是用平面化的線面,營造出豐富的舞臺空間和層次。在舞臺上運用建築輪廓來表現空間,再加上大量的留白,如同鋪開了一幅中國畫,人也成了畫面裏的元素,共同構成一種純粹的傳統味道。而這也與整個舞臺表演相輔相成,寫意與寫實共同表現出舞臺上的真實
“想知道這部作品到底最吸引人的是什麼?就請坐到觀眾席上去看一看。”藍天野希望能夠有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與他一起分享來自傳統的智慧。
該劇將從5月25日演出至6月7日。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