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連5場演出的當代崑曲《我,哈姆雷特》昨天落下帷幕,為上海大戲院開幕季畫上句號。走齣劇場,200米外的文化廣場,林立著音樂劇《魔法壞女巫》的廣告牌。時下的上海,大小劇場和諧共生,構成了滬上獨具特色的戲劇生態。
小劇場成為新作品搖籃
名曰“大戲院”,上海大戲院座位總數在300個左右,其實是個小劇場。其運營總監童歆表示,“我們致力於開掘精、細、小的潛力,售票處就在馬路邊上,很好找。”上海大戲院定位於經典戲劇、人文戲劇、創新實驗戲曲。在為期一個月的開幕季中,新版《原野》 以仇虎循環往復的復仇帶來新視覺體驗,壓軸的當代崑曲藝術周主打新編崑曲《我,哈姆雷特》。
小劇場的“小”,給了創作“好調頭”的優勢,成為新作品搖籃。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日前在1933微劇場推出“新文本孵化演出”《狐狸的一擊》。1933微劇場位於1933老場坊2樓,3面為觀眾席,看戲不對號入座。負責人表示,演出主旨是加強觀眾與劇場之間的聯絡。去年新文本孵化演出收到近20部作品,有5部作品入圍最終孵化環節。本月,大學生話劇節展演部分入圍作品也將在這裡亮相。
小劇場的天然品牌優勢,同樣被戲曲團隊看重。位於紹興路9號的俞振飛崑曲廳也是個小劇場,上海昆劇團不間斷推出“周周演”。在天鑰橋路1198號的“周信芳戲劇空間”,上海京劇院剛剛結束為期9天的青年演員匯演。相比已形成氣候的小劇場話劇,小劇場戲曲還在探索中。有關人士表示,話劇可以不斷創作演出新劇目,但戲曲偏向於從歷史中挖掘,這是一項精細的工作。“演齣劇目積累得不夠,小劇場會淪為平淡的、無實質作用的舞臺。”幾乎所有戲曲院團都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劇場,但只有通過精彩演出、開設論壇、講座、開放日活動,增加劇場曝光率和利用率,才能讓小劇場避免成為擺設。
著名導演推出自己的劇場
除了創作機構,著名導演也在開拓自己的劇場。導演孟京輝將藝海劇院小劇場改造為“先鋒劇場”,這個不到400座的劇場,以上演孟京輝作品為主。導演賴聲川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推出“上劇場”,無論一年一度《暗戀桃花源》系列,還是新創作劇目,都主打“賴氏作品”。
“導演開闢專屬劇場需要相當大的魄力,沒有足夠的劇目支持,沒有票房號召力,要維持劇場長久運營不容易。”劇場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正因經營劇場不容易,強強聯手便成為趨勢。上劇場讓大家首次意識到商場裏的專業劇場潛力,購物、餐飲、看電影與看戲在同一個商場裏就可以完成。位於大寧國際商業廣場的小劇場“小不點大視界”,是首個為0至12歲兒童及其家庭度身打造的親子微劇場。據悉,全樓都是親子活動場所,看戲觀眾增加商場客流,而顧客在消費之餘,也有望在劇目海報前駐足、購票入場。上海昆劇團和豫園商城聯手在城隍廟打造海上梨園小劇場,駐場演出《妙玉與寶玉》《牡丹亭·遊園驚夢》,絡繹不絕的遊客成為觀眾,精緻而小的舞臺,成為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