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新社記者 應妮
由“崑曲王子”張軍領銜的《春江花月夜》3月18日晚完成首次在北京的演出,謝幕時的如雷掌聲再次印證該劇無愧“當代崑曲最好的樣子”之盛譽。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傳世名篇,素有“孤篇壓全唐”之説,而史料對於張若虛生平事跡的記載卻很少,詩人何以作出《春江花月夜》?這其中就有著極大的創作空間。
劇中張若虛揚州觀燈之時,偶見少女辛夷,意欲一訴渴慕,卻被鬼卒錯拘而亡,他魂墮幽冥,輾轉力爭,重返人間,可佳人已白頭,自己卻還是那個27歲的探花郎……
“穿過生死狹窄的甬道,我們久別重逢。”張若虛與辛夷有三次相逢,張若虛始終27歲,辛夷分別是16歲、26歲和66歲。台灣導演李小平把這三次見面概括為“微醺”“震驚”“寧靜”。
從2015年首演以來,《春江花月夜》已在上海、南京、台北、重慶、蘇州、香港等地進行了20多場巡演。演出過程中,主創團隊不斷打磨和修改演出版本。從最初還原古橋的寫實背景,到全新寫意的舞美,素白曲線營造出橋的意向,借由舞臺的延伸、鏡面的倒影等手法營造出虛實空間。而北京這版的演出,甚至首次大膽添加了室內管弦樂的伴奏,“我們稱之為2.5版”,李小平笑稱。
這場近3個小時的戲有35段唱腔、33個曲牌,全部經過了老一輩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振仁和張洵澎的認可。主演張軍最後還要唱完12分鐘的《春江花月夜》,這是一支全新的唱段。
在創新和傳承之間如何尋找平衡點?這位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的俞振飛大師再傳弟子,顯然有著自己的思考。“《春江花月夜》劇本創作本身採用了古漢語的文本、嚴格的崑曲曲牌體,這就具備了崑曲完美呈現的基礎。在堅持和守住本體的同時,我們這一代人如果能以嚴謹虔誠的態度,用自己一點能量去吸收傳統的話,在發展過程中面對其他‘變’的部分應該就會比較從容。我想這也就是梅蘭芳先生講的‘移步不換形’。”
辭去上海昆劇團副團長職務,成立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後的這些年,張軍一直在踐行他的想法。他打造的實景園林版《牡丹亭》今年將迎來第八個演季,“水磨新調·Kunplug”更是包含了電音、搖滾、爵士等風格迥異的音樂元素,讓21世紀的年輕人有機會親近崑曲這支幽蘭。他也不遺餘力到處宣講崑曲之美,20年間,張軍已做過500多場講座。他常説,“全本的《牡丹亭》一共55折,真要演完最極致的版本,一天唱一折,也得唱上2個月……崑曲在明代就是今天的韓劇啊!”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頒給他“和平藝術家”稱號時評價,“長期以來,張軍在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産崑曲藝術方面做出積極貢獻,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感受到崑曲之美,推動這種古老優雅的藝術得到傳承。”
一位第一次看崑曲的觀眾説,《春江花月夜》的觀劇過程很美好,感覺把崑曲從考古和純美的“玻璃櫃”裏取了出來。張軍希望這齣戲十年能演滿一百場,“用生命和時間來祭奠。”他更希望的是,“讓崑曲,成為當代觀眾生活的一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