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系列戲曲演唱會
詳細 >
原標題:
壺關秧歌《打酸棗》
本報訊 (駐山西記者楊淵 通訊員鄒文姣)鑼鼓鏗鏘,弦樂聲聲。3月12日,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大山南村,一場別開生面的秧歌劇演出正酣。十里八村的村民把舞臺圍了個水泄不通,人群中不時爆發出叫好聲,這是壺關縣紅梅秧歌劇團下基層演出的一幕。
壺關秧歌唱腔優美,曲調婉轉,被群眾稱為“太行山上小黃梅”。1960年10月,壺關縣秧歌劇團正式成立。可惜的是,劇團在“文革”期間被迫解散。1975年,在老一輩藝術家的努力下,壺關秧歌二度重組,但因市場經營不善,最終偃旗息鼓,至今已停演30餘年。近年來,國家大力保護地方戲曲,壺關秧歌先後成為山西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重組秧歌劇團、傳承優秀文化成為不少人的心聲。2016年8月,在壺關縣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壺關秧歌情有獨鍾的壺關縣民營企業家郭振方籌資300余萬元重新組建了壺關紅梅秧歌劇團。劇團特聘原壺關縣人民藝術劇團、原紅梅秧歌劇團的藝術工作者負責管理、教學、演出,使壺關秧歌重新出現在人們視線裏。
壺關秧歌原名社火秧歌,約興起于1851年至1875年(清咸豐、同治年間),始為打地攤演唱。這種演唱以梆板擊節,所以又被稱為“地圪圈秧歌”和“幹板秧歌”,之後逐漸形成集歌舞、演唱、音樂等為一體的演出形式,具有了獨特的藝術特徵和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