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專家和主創評説“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聚焦·梨園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年03月08日 17: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日,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在北京開幕。從2月27日至3月31日,18台優秀劇目演出37場,展演劇目均為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獲獎劇目和201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本報陸續刊發專家、部分主創人員對展演劇目的評介,以饗讀者。

母愛之光閃耀舞臺

馮 靜(中國評劇院編劇)

中國評劇院創作排演的評劇《母親》作為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新創劇目,能夠贏得廣泛的關注和讚譽,首先在於該劇“情濃味永”,不講大道理,不説教,著力於“情”,如以合唱、獨唱、重唱等不同組合、不同聲部反復吟唱《望兒歸》,將母親對親人的情感唱得痛徹心扉。另外,作為抗日題材的劇目,舞臺上卻不出現一個鬼子,而是集中筆墨全力塑造母親形象,充分調動各種藝術手段營造氛圍,讓人處處看到母親的堅韌、無私和鬼子的殘忍。以情帶戲,以戲動情,將中華民族國仇家恨的宏大主題濃縮在一位普通母親的身上,把最平常的母子情、夫妻情轉化成為對國家、對民族乃至對人類和平的大情大愛,使這位“母親”不再局限于地域,而是成為千千萬萬母親的象徵,成為母性美與愛的化身。她所散發出的精神力量撞擊了觀眾在現實生活中變得疲憊的心靈,喚醒了沉睡在他們情感深處的母子情、夫妻情,進而昇華出對家國情懷的思索與感悟。

貼近時代 貼近觀眾

周傳家(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授)

毋庸贅言,京劇《西安事變》受關注度高,非常成功。當代有擔當、有理想的文藝工作者懷著攀登高峰的膽識和豪氣,吸納、融合上上下下、圈內圈外的智慧和營養,歷經數載,精雕細刻,傾情創造,將《西安事變》鍛造成為藝術精品,使其貼近時代、貼近觀眾,不僅榮膺第十五屆文華大獎,而且受到新老觀眾的由衷歡迎。

處於傳媒互動的當下,藝術只有真正走進民眾,才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京劇《西安事變》兼採話劇、戲曲之長,“兼工帶寫”、虛實詳略,片段連綴、引線串珠,不僅將故事情節勾勒得清晰流暢,把內因和外因揭示得入情入理,而且採用藝術的手段將人物塑造得個性豐滿,張學良坦蕩灑脫、楊虎城執拗決絕、蔣介石偏執任性、周恩來睿智機敏……每個角色都給觀眾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西安事變是獨特歷史背景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因素錯綜複雜、碰撞交織的結果,京劇《西安事變》藝術地再現了這段歷史,呈現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發人深省。

視生活為藝術之母

賈文龍(河南豫劇院副院長、河南豫劇院三團團長)

豫劇《焦裕祿》繼承了河南豫劇院三團視生活為藝術之母、努力從生活中尋找人物原型、積累藝術素材、獲得創作靈感的藝術傳統。為此,河南豫劇院三團施行“開門創排”的做法,邀請跟焦裕祿一同工作過的老人以及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來排練現場跟我們聊焦裕祿。我們現在演出時的很多具有歷史質感的道具、服裝都是河南蘭考的鄉親們精心幫我們挑選的。舞臺上焦裕祿的棉大衣和中山裝也是他們找來後,經服裝設計師加工改造而成。豫劇《焦裕祿》至今已在全國各地上演了400多場,我們在各地演出後都會組織當地專家、觀眾一起聯誼和研討,他們把最直接、真切的看法、想法傳遞給了我們。焦裕祿舞臺藝術形象的成功跟他們是密不可分的。

這次《焦裕祿》劇組進京參加展演,河南豫劇院三團組織演出小分隊到“鳥巢”為農民工演出《焦裕祿》片段,聽取他們的意見。

傳承發揚民族文化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一定堅持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真正實現文化惠民、藝術為民、為人民而歌。藝術創作永無止境,我們一定會戒驕戒躁,再攀高峰。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