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原創崑曲《春江花月夜》緣何人氣爆棚

聚焦·梨園 來源: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27日 17:1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春江花月夜》劇照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供圖

  【藝苑新事】

  當代原創崑曲《春江花月夜》近日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全場爆滿。演出結束後,劇院裏掌聲雷動,演員多次謝幕。大劇院外場也擠滿了年輕觀眾,他們排長隊等候演員簽名。自崑曲《春江花月夜》2015年6月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後,目前已在全國演出近30場。這部人氣爆棚的《春江花月夜》,被一些崑曲人稱作“這個時代崑曲最好的樣子”。

  沒有傳統,就沒有創新

  崑曲《春江花月夜》以公元706年(唐神龍二年)的元宵佳節為背景,張若虛與辛夷在明月橋邂逅。第二天,當他想向辛夷表白時,卻被鬼使勾錯了魂,陰陽兩隔。幾番週折,當張若虛再回到人間,已是五十年後,紅顏已成白髮。

  再次相見時,張若虛與辛夷在春光明媚的江畔,共吟一首《春江花月夜》。當繁花漫天,才子佳人悄然隱去,唯有江月永恒。有觀眾在朋友圈這樣分享觀後感:“戲裏所有的人都做了一件不求結果的事情,這種逾越生死時空的淒美愛戀,不是兒女情長,而是滄海桑田。這部戲閃耀著浪漫主義和人文主義的光輝。”

  這部崑曲是80後才女羅周以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靈感來源進行創作的。導演李小平認為,崑曲《春江花月夜》在劇目文本、故事背景、崑曲程式化的唱腔、表演方式等方面,都可謂一齣典型的古典作品。“當代人看古典作品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能讓我們回望古人的風骨,給浮躁世態以啟示。”

  主演兼製作人張軍認為,《春江花月夜》之所以深受喜愛,是因為它的唱詞格律、平仄、表述方式都遵循崑曲曲牌體傳統,崑曲味很濃,且文辭表述流暢婉轉,在演出中還加入了不少生動幽默的話劇元素和熱鬧的民俗,更為引人入勝。

  因為這部戲,很多觀眾第一次走進劇場看崑曲。一個第一次看崑曲的觀眾説,《春江花月夜》的觀劇過程很美好,感覺把崑曲從考古和純美學的“玻璃櫃”裏取了出來,古典美學中透著時尚之美。

  讓崑曲成為當代觀眾生活的一部分

  崑曲《春江花月夜》首演前的半年,張軍就做了一個密密麻麻的宣傳計劃表,希望聽到一些意見。張軍説,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嘗試讓崑曲接受現代審美考驗,踐行當代的傳播方式。“要讓昆劇藝術真正活在當下,成為當代觀眾生活的一部分。”

  2009年,國家一級演員張軍從上海昆劇團副團長的崗位上辭職,成立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事實上,離開院團體制,張軍過得很不容易,“作為一個‘個體戶’,跟國家院團爭資源,真的很難”。雖一路艱辛,但張軍還是紮在昆劇這門傳統藝術的土壤裏,不斷探索突破自己。

  2010年,張軍與音樂家譚盾合作的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在上海首演。該劇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崑曲音樂形式“水磨新調”,不僅在國內演出一票難求,而且還到美國、法國演出。2016年,他一人挑戰四個角色的崑曲《我,哈姆雷特》在幾場內部試演之後,國外各大藝術節的訂單紛至沓來,去年年底張軍已在英國倫敦的南岸藝術中心開啟了國際演出的第一站。

  在張軍看來,藝術的傳承與傳播,有兩個層面,一是技藝的傳承,另一個是美育傳承,就是讓今天的觀眾透過崑曲看到傳統文化的美。每場演出前,張軍都親自到各地開講座、做導賞,與不同的人分享崑曲的魅力。

  早在1998年,當年20多歲的張軍,就帶領昆三班的同學們,到大學裏演崑曲、講崑曲,“這為年輕觀眾一下子打開了一扇窗,很多年輕人驚詫:原來崑曲並不像想象的那麼艱澀,原來崑曲這麼好聽、這麼好看,原來崑曲的年輕演員也這麼鮮活。”20年間,張軍已做過500多場講座,30多萬人受益。

  現在,張軍的粉絲越來越多,許多年輕人以能欣賞崑曲為時髦。目前新版的《春江花月夜》已在重慶、南京、蘇州演出,接下來還將在香港等城市巡演。“這個時代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可能性。傳統文化,只要去守護、呵護,找到恰如其分的方式去喚醒它,它一定會回來。因為它從未走遠,一直在那裏。”張軍説。

   (本報記者 蘇雁 李錦)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