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魏海敏在紀念梅葆玖先生音樂會上
晨報記者 邱儷華
今春,作為第十屆“東方名家名劇月”的京劇重要演出,梅葆玖先生的大弟子、來自台灣的魏海敏將在東方藝術中心領銜三場大戲:于4月4日上演、由魏海敏古典劇場與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在梅邊·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以及3月24日的《金鎖記》、26日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魏海敏表示想通過“三重側面”把京劇梅派的意蘊傳遞給觀眾。
梅派不是“沒派”
1991年6月,來自台灣的魏海敏飛赴北京拜入梅門,成為梅葆玖先生的開門大弟子。當時的魏海敏已是台灣地區京劇的頭牌青衣,並在1986年參加了當代傳奇劇場的創立,走上了京劇創新之路。可以説,她是典型的“帶藝投師”:“1982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梅老師的現場演出,驚為天人,從此立定以京劇為業的志向。也是在那一次,我就許下了拜師的心願,直到1991年才夢想成真。”“帶藝投師”的演員往往比“一張白紙”要難學、難教,拜師後的十數年間,魏海敏創造一切機會頻繁往返于海峽兩岸,從最基本的發聲、動作開始重新回爐。1996年,她以兩折最難演的梅派戲《貴妃醉酒》和《宇宙鋒》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而今,她早已成為公認的“梅門大師姐”。
有人説:梅派最能體現中正平和、規範圓融的中國傳統審美觀;也有人説:梅派也是“沒派”,因為它沒有鮮明特色,無跡可尋。而梅門學藝20餘年的魏海敏則有著自己的領悟,“梅派的特色首先就是美,規範是美的基礎”。規範是由很多細節構成的,需要長期浸潤在濃厚醇正的藝術環境中。在跟隨梅葆玖先生學藝的前10年中,先生演出仍頻,魏海敏有幸跟隨,“看老師排練、演出,與老師同臺,都是很珍貴的學習機會,我可以觀察、體悟他的呼吸、眼神、細小的動作……”
此次《在梅邊·九歌》精選了《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傳》《霸王別姬》《宇宙鋒》《洛神》《穆桂英挂帥》等8支梅派名劇中的代表唱段,並收入崑曲《牡丹亭》選段,可以説這次演出是魏海敏在梅葆玖先生逝世一週年之際向老師的緬懷和致敬,也是20餘年學梅之路的濃縮展示。
創造是最好的傳承
20世紀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是魏海敏密集學梅的10餘年,也是她創作的高産期。“那十幾年的雙城生活非常奇妙,一邊是在台灣高速運轉不停地演新戲,一邊是在北京安安靜靜地跟著老師學老戲,新戲演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的創作力枯竭,所以,學老戲對我來説就像存銀行。”她始終覺得“創造是最好的傳承”。
2003年,出自上海京劇院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在台北公演,魏海敏主演王熙鳳。這齣戲本是劇作家陳西汀為童芷苓度身定做的代表作。在得到主演“王熙鳳”的通知時,魏海敏的第一反應是“驚喜”,“1982年那次看到了童老師的戲,其中就有《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印象太深刻了。”事實上,在拜師梅葆玖之前,魏海敏就曾得到過童芷苓的悉心指點,20多年後接演童老師的作品,對梅派青衣魏海敏來説並不存在流派的界限,“童老師就是荀、梅兼工的,當年的大師們,哪個不是轉益多師,博採眾長呢?”《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曾于2004年在上海、北京演出,有專家評價魏海敏是“京劇界自童芷苓以來演技第一人”。
今春,除《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之外,上海觀眾還可以看到魏海敏的另一部京劇探索性作品、創排于2006年的《金鎖記》,觀者説她演出了張愛玲筆下“瘋子的審慎與智慧”。
“梅大師給人的感覺是‘非仙即後’,但其實梅蘭芳演過很多角色,早在上世紀20年代他就編演了大量新戲。我最服梅大師的地方就是他對角色的塑造,而他始終保有的創意精神,是我們最應該傳承併發揚的。”在魏海敏看來,挑戰與創新恰是梅派在當代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