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讓越劇“圈”更多外國“粉”

聚焦·梨園 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20日 17: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藝苑新事·中國戲曲走出去】

  今年9月,上海越劇院創排劇目《雙飛翼》,受邀在新加坡著名文化地標濱海藝術中心上演,為該藝術中心“藝滿中秋”系列演出揭幕。觀眾的熱情和投入讓主演錢惠麗很開心,更開心的是,觀眾席間,不僅有母女兩代同來看戲的華人,還出現了更多不同膚色的戲迷。

  將近30年前的1987年,上海越劇院第一次赴新加坡演出。當時的錢惠麗是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的一員,帶隊的是徐玉蘭和王文娟。錢惠麗記得,演出的邀請方是一位很有戲曲推廣意識的華商,希望她們不光在劇場演出,同時進商場給市民做越劇普及。“那時對於這樣的形式大家還有些想法,藝術家怎麼可以到商場演出?但徐王兩位老師很支持,推廣大獲成功,在新加坡連演16場,掀起了一股越劇風潮。”

  在很多新加坡人看來,那次演出正是當地觀眾對越劇的“第一印象”,很多人就此成了鐵桿越劇迷,只要中國的越劇團體來新加坡,場場必追。此後的30年間,上海越劇院也曾多次赴獅城演出、與票友互動、舉辦講座等,形成了濃厚的、成熟的觀越氛圍。越劇也從昔日新加坡華人聚集區牛車水的戲院,走進了各種藝術形式匯聚的綜合劇院。

  這一次,帶著新創作品《雙飛翼》和經典摺子戲再赴新加坡,錢惠麗説,新老搭配意在展示上海越劇院在傳承、創新方面的藝術成果,也是希望回報新加坡觀眾多年來對上越的熱切關注與期盼。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節目監製李國銘介紹,一方面是豐富老觀眾的欣賞體驗,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新劇目吸引更多年輕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了解中華傳統藝術。此次演出特別製作了一版英文字幕,為的就是便於非中文背景的觀眾欣賞。

  為了這次演出,上海越劇院從劇目、演職人員、舞臺布景等方面精心準備,演出陣容中不僅有中生代表演藝術家錢惠麗、王志萍、黃慧、丁小蛙、金紅等,還有青年演員盛舒揚、裘丹莉、王婕、張青青等。新創戲《雙飛翼》講述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跌宕一生,是過去擅演‘才子佳人戲’的越劇沒有表現過的人物和視角,既保留傳統的徐、王流派唱腔,又加入崑曲的身段設計,有傳統又有發展;一台集合《打金枝·闖宮》《王老虎搶親·戲豹》《追魚·書館》《情探·行路》《梁祝·樓臺會》等經典摺子戲的演出,越味濃郁,讓新加坡觀眾大呼過癮。

  觀眾的熱情回應在錢惠麗意料之中:“近些年的海外演出,對於沒有傳統戲曲觀賞經歷的海外新觀眾來説,新戲的效果往往更好。即便是老戲,也希望有新的演繹方式。新故事能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在觀劇的節奏和舞美的呈現上,也更接近年輕人的審美。”在她看來,經過多年努力,越劇等傳統戲曲的海外觀眾已經突破原有的圈子,開始形成新的觀眾群。在上海演出時,越劇也“圈”了很多外國“粉絲”。

  眼下,上海越劇院正在嘗試將《紅樓夢》做成音樂劇場版本,讓更多青年走近越劇,喜歡越劇。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成為越劇的粉絲,上海越劇院一直在探索。前一陣子,上海越劇院與國廣東方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百視通(BesTV)、喜馬拉雅FM三家企業簽署“越無限”互聯網媒體矩陣戰略合作協議。在喜馬拉雅FM上,錢惠麗開出了個人電臺“越劇錢惠麗”,給戲迷們講越劇源流和經典唱段。

  錢惠麗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愛上越劇,也希望人們更多地關注越劇青年演員,保持青春活力的越劇,才能持久動人。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