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梁希之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以下簡稱中芭)29日晚在英國倫敦薩德勒之井劇院傾情演繹了由崑曲改編的芭蕾舞劇《牡丹亭》,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和近千名觀眾觀看了演出。
當晚,薩德勒之井劇院裏座無虛席。當帷幕緩緩升起時,劇中人物杜麗娘在舞台中央沉睡,伴隨著動人的旋律,淡若清泉的“崑曲麗娘”和熱情嫵媚的“花神麗娘”款款而來,引領杜麗娘在夢中翩翩起舞,優美的舞姿和動聽的交響樂讓觀眾為之沉醉。
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藝術家們通過精湛的舞蹈語匯和表演技巧演繹了淒美的中國古代愛情詩篇,現場觀眾對這部芭蕾舞劇讚不絕口。
當地一家戲曲雜誌社的劇評人克裏斯蒂娜告訴記者,她多年前曾在倫敦看過中芭演出的《天鵝湖》和《大紅燈籠高高挂》,中國演員高超的技藝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認為芭蕾舞劇《牡丹亭》與之相比毫不遜色,舞蹈演員用精緻的舞蹈語言和優雅的形體展現了充滿東方韻味的愛情故事,舞劇中穿插的崑曲唱腔也十分美妙動聽。
薩德勒之井劇院藝術總監阿利斯泰爾·斯波爾丁也對中芭的精彩演出表示高度讚賞和感謝。他説,作為劇院亞洲演出季的一部分,《牡丹亭》是其中最精彩的演出之一。他希望中芭未來能夠再度來劇院演出,把更多精彩的劇目帶給倫敦觀眾。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演出結束後説,今年恰逢中英兩國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以芭蕾這種西方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成功演繹《牡丹亭》是首創,非常成功。
芭蕾舞劇《牡丹亭》編舞費波在演出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芭對《牡丹亭》改編最大的創新是將全劇的核心鎖定在女主角杜麗娘的身上,並通過3個演員去扮演這一角色,詮釋同一個人物,表達了一個人的不同側面。戲曲《牡丹亭》以其優美的唱腔和唱詞著稱,而作為舞臺表演要將這些唱詞化作身體語言,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探索。
芭蕾舞劇《牡丹亭》首演于2008年5月,是中芭攜手著名戲劇導演李六乙、作曲家郭文景以及舞蹈編導費波等共同打造的一部中國原創芭蕾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