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關注第十次文代會、第九次作代會】
近日,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廳獲悉,湖北省將以武漢為中心,輻射襄陽、宜昌等周邊城市,建設集戲曲演出、交流研討、人才培養等為一體的全國戲曲演出交流中心。湖北何以擔此重任?
“祖山”漢劇、國粹京劇、“哦呵”楚劇、荊州花鼓戲、“一去二三里,村村灣灣都唱”的黃梅戲……湖北匯集32個劇種,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發源地、流變地和聚集地,從這裡走出了余三勝、譚鑫培、陳伯華、余笑予等戲曲大師……時至今日,小梅初綻,戲韻流芳。湖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為“戲碼頭”注入新鮮血液。從政策引領、精準實施到建章立制,為戲曲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湖北樣本”。
梨園之花 香溢校園
自今年全面啟動“戲曲進校園”活動以來,湖北省的17個市州、103個縣級行政區百餘家院團走進8300多所學校及幼兒園,完成戲曲演出活動5000余場,2017年上半年將實現全覆蓋。
走遍湖北校園,處處皆聞戲曲聲。湖北省教育廳發佈《關於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把戲曲藝術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中小學生人手一本的《戲曲進校園》讀本,與系列演出活動形成良性互動。
今年9月,襄陽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學校每學期至少開設一節戲曲課程。襄陽市昭明小學的孩子們,每週五下午都能在課堂上聽戲、唱戲,學校還通過廣播播放京劇曲目,培養學生興趣。襄陽市大慶路小學的吳逸群在觀看了黃梅戲《夫妻觀燈》後説:“戲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優雅的手絹中、從她婀娜的身段上一顆顆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我們的心裏……”
在武漢市,不少學校與專業院團攜手建立“實踐基地”,讓孩子們在“一招一式”中與戲曲親密接觸。“湖北省校園戲曲展演活動”年底將在武漢舉行,武漢市第三十中學將代表武漢市參加展演。記者走進學校的“漢劇基地”,只見孩子們手操“蓮湘”,加緊排練著參演劇目《海舟過關》。幾個回合下來,孩子們個個頭上都冒著汗珠,“小演員”李軍汗津津的臉上滿是笑容:“地道的漢腔漢味特別有趣,我們漢派戲曲就是好聽!”副校長方敏告訴記者:“學校與漢劇團設立‘漢劇基地’後,課間經常能聽見孩子們哼著漢劇小調。”
5月,湖北省高校戲劇組織聯盟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正式成立。湖北省委宣傳部部長梁偉年提出,高校戲曲活動是湖北戲曲園地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希望高校戲劇組織聯盟在推動校園戲曲興趣養成、壯大組織發展、豐富戲曲活動等方面發揮實在作用。
湖北大學梨園戲曲古風協會每週的“戲曲角”活動,在校園中有“優孟衣冠,曲盡其妙”之稱。“大學生有責任為戲曲這一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通過創新表演形式等方法展現戲曲新的活力。”在“老社長”李環看來,年輕人傳承戲曲文化不是“還年輕”,而是“正當時”。
小梅初綻 戲韻流芳
“貨郎夫,你看,龍燈、蝦子燈,還有高蹺來了哇——”武漢市白鷺街小學的漢劇教室裏,三年級5班的馬嫣冉目光順著手指的方向,明亮閃爍,“走,看燈去呃——”話音未落便踢著“朝天蹬”款款而去……在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漢劇團熊晶每週一次的指導下,馬嫣冉和同學們既扮“貨郎”又演“妻”,興致勃勃地練習著漢劇經典摺子戲《貨郎背妻》,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未著戲服已然有模有樣。
“戲曲進校園”活動以學校為核心,帶動家庭、社會關注傳統文化,文藝骨幹手把手傳藝“小戲苗”,戲曲文化代代相傳。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將武漢市30多所學校作為“戲曲進校園”傳承示範點,走進校園培養“戲曲苗子”。採取“講與演”“正統與詼諧”“現場與微信”“普及與培養”“線下與線上”等“五個結合”的方式,發揮專業院團優勢,播撒戲曲文化的種子。
湖北省文化廳廳長雷文潔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保障戲曲文化傳承。她説,湖北省為加強戲曲領軍人才培養,統籌實施舞臺藝術百人培養工程,並推動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與湖北藝術職業學院聯合開辦楚劇、漢劇以及黃梅戲3個定向班,招收160名“中專+高職”學員,培養戲曲“接班人”。
10月剛結束的“第二十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中,不少湖北“小戲苗”捧回“佩花”。宜昌市外國語實驗小學余佳諾憑一齣京劇花旦戲《拾玉鐲》脫穎而出,獲得小梅花京昆業餘組金獎。余佳諾打小就愛跟著“京劇迷”奶奶唱《紅燈記》等膾炙人口的京劇選段。“一站到舞臺上我就很興奮!”9歲的余佳諾説,“演好京劇是我的夢想。我也希望身邊更多的同伴愛上國粹京劇。”“一個孩子學唱戲,至少能帶動身邊20人熱愛戲曲。”“小梅花”獎戲曲專家評委這樣形容戲曲的輻射帶動作用。
“漢劇京腔花鼓戲,鐘鳴十二始收場”,武漢戲曲“大碼頭”的這般繁盛,指日可待。
(本報記者 夏靜 本報通訊員 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