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上昆《三打白骨精》連演百場 文教結合促崑曲進校園

聚焦·梨園 來源:解放日報 2016年11月23日 17: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崑曲《三打白骨精》舞臺照。 (資料)

  本報記者 諸葛漪

  上昆青年演員們在金山演出一百場《三打白骨精》,讓上昆團長谷好好思緒回到20多年前,“上世紀90年代,我從戲校畢業演《三打白骨精》,也是一天一連三場。”由昆五班挑大梁的 《三打白骨精》昨天在金山石化工人影劇院完成第75場演出。全部100場演出預計28日結束。
  整整一個月,由金山區教育局組織的上昆《三打白骨精》百場系列公益演出,幾乎覆蓋金山區所有中小學,近5萬名學生走進劇場感受傳統文化。“集中演出一百場,離不開市文教辦、市教委和市文廣局對崑曲的特殊扶持,這也是上昆‘一團一策’的重要內容。”谷好好昨天表示,演員離不開舞臺,有學有演才能飛速成長。一個月裏,青年演員駐紮金山,4個孫悟空、3個白骨精輪番上場,“一開始幾場演得滿頭大汗,演著演著冬天來了,做動作很痛,每一場都在磨練他們的意志,猶如集中軍訓。”
  在金山呈現的《三打白骨精》是上海昆劇團保留劇目之一,根據經典名著《西遊記》故事改編,整體劇情節奏明快,文武結合,老少皆宜。谷好好表示,選擇《三打白骨精》進金山經過深思熟慮,該劇去年在上海市優秀兒童劇展演中獲得優秀劇目獎、觀眾投票産生的最受歡迎節目獎。“牡丹亭適合進大學,《三打白骨精》很活潑,適合給中小學生看。十多歲看過崑曲,會記住一輩子。一開始,有孩子以為崑曲源自昆明、崑崙山,經過導賞、再看戲,他們真正開始認識崑曲。”不僅如此,金山金盟中學師生們昨天表示,從《三打白骨精》看到了豐富的正能量,比如戰勝困難的決心、團隊協作的精神。這齣戲還讓學生們見識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如崑曲行當、服裝粧面、唱腔等,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谷好好相信,“崑曲未來的觀眾會在今天來看 《三打白骨精》的青少年中産生。這些普及實質上就是播種,為崑曲的未來儲備力量。近年來崑曲的復蘇離不開觀眾的年輕化,上昆今天做的點點滴滴無疑將加速這一進程。”
  上海昆劇團多年來堅持高雅藝術進校園下基層,在全市各學校和基層單位已經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年深入金山區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公益普及活動把“崑曲進校園”進一步推向深入。為了確保此次演出順利進行,上海市教委和金山區教育局做了大量細緻高效的組織工作。每班配備兩位老師帶隊負責安全,現場觀演秩序井然有序。很多學生説,雖然在家裏看過電視劇《西遊記》,但是舞臺上從沒欣賞過,這種現場感是電視屏幕無法取代的。特別是孫悟空和白骨精的武戲,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大喊過癮。
  昨天演出前,金山區教育局向上海昆劇團贈送“薪火相傳 蘭韻沁芳”錦旗,上海昆劇團向金山區教育局和廣大師生回贈該團經典昆劇表演DVD。金山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讓廣大學子走出校園沐浴傳統文化,也是文教結合的最佳實踐,今後將把類似活動繼續深入紮實開展,讓崑曲這樣的傳統文化精粹在金山紮根。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