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繹完美盛典

聚焦·梨園 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11月15日 17: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600分鐘600年”特別策劃點亮藝術節中華戲曲版塊。翁志強攝

  俄羅斯莫斯科新劇院《伊戈爾王》將在本屆藝術節上壓軸演出,圖為該劇劇照。資料圖片

  一票難求的意大利零重力舞團《神曲》走進上海。祖忠人攝

  歷時35天,由文化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圓滿完成預定的各項活動,將於11月15日晚在上海落下帷幕。

  以上海的文化氣質書寫中國故事,有效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一年一度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讓金秋的上海沉浸在藝術海洋中。來自64個國家和國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的1.3萬名藝術工作者相約申城, 各類活動共惠及400多萬人次。其中,舞臺演出共獻演49台劇目101場,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超過九成。上海民族樂團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羅密歐與朱麗葉》、國家話劇院話劇《北京法源寺》等16部劇目出票率達到100%。

  緊扣時代,書寫獨特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策劃貫穿始終,建立文化發展新格局,是今年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一大特色。繼去年藝術節期間發出合作倡議之後,本屆藝術節進一步將“一帶一路”主題貫穿于辦節始終,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于每一個板塊。

  主旨論壇圍繞“多元共享的文化藝術新活力”主題,展開探索與探討,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藝術節合作發展網絡的建設為基礎,務實討論文化藝術資源的開發、交流與合作。除舞臺演出集合了俄羅斯、捷克、以色列、卡塔爾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0多部作品外,藝術節還在主題展覽、“扶青計劃”、“藝術天空”和交易會、論壇等板塊全方位呈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風貌。

  今年藝術節文化周的嘉賓國匈牙利和嘉賓省福建,分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國家與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兩個文化周將海陸兩條絲路在上海巧妙交匯,全面展示匈牙利豐富多彩的音樂傳統和福建為數眾多的“非遺”資源,讓觀眾獲益匪淺。

  為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藝術節特別推出了一系列主題作品。大型交響劇詩《長征:不朽的豐碑》和北方崑曲劇院《飛奪瀘定橋》運用多藝術門類鋪展長征畫卷。《長征:不朽的豐碑》將音樂、戲劇、詩歌等多藝術門類融合在舞臺上;《飛奪瀘定橋》則將交響樂與合唱融入崑曲演出,婉轉的崑曲唱腔、精彩的武戲身段,與壯闊的交響樂、混聲合唱相互映襯,將革命英雄史詩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得淋漓盡致。

  藝術節更為戲曲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平臺,這裡既能領略傳統之美,也能感受現代之變。中華戲曲博大精深,數百年曆史積累下數百個劇種。“600分鐘600年——中國戲曲經典名家盛薈”讓來自7個地區、9個劇種的14位戲曲界代表人物集聚上海,薈萃成一部中國戲曲“濃縮大觀”。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今年藝術節的戲曲演出充分反映了當代戲曲人傳承經典、融入時代的真誠實踐。

  創新引領,釋放文化核心魅力

  推動文藝創作由“高原”走向“高峰”,形成主體豐富、人才集聚、佳作迭出的生動局面,最重要的是創新。本屆藝術節繼續扶持新人新作、力推上海原創,參演劇目中有半數為原創新作。

  藝術節開幕演出首次由民樂作品擔綱,上海民族樂團所創演的《海上生民樂》用中國音樂母語與世界對話,充分挖掘中國民樂在表達上虛實結合的寫意意境。作品在風格上呈現出傳承創新、開放包容的特點,不僅結合書法、戲曲、舞蹈等藝術門類,還與不同民族、國家音樂文化相呼應,體現“民族音樂、國際表達、當代氣質”。

  藝術節委約作品馬良的木偶劇《爸爸的時光機》,運用當代藝術的裝置及影像手段,配以現場音樂演奏等多元化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在真摯的父子之情和絢麗的視覺效果中,許多觀眾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另一部委約作品昆劇《我,哈姆雷特》標新立異,昆劇演員張軍一人串演生、旦、凈、醜4個行當,達成了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對談、中西文化對談的奇妙碰撞。

  作曲家譚盾説,“沒有年輕人的藝術是會衰老的”。藝術節在培養下一代藝術家上有著立體、多樣的扶持。已成功創辦運作5年的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為青年藝術家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提供機會與平臺。

  今年“扶青計劃”繼續發力,10部原創委約作品以傳統文化為根基,探究中西文化碰撞、融合與對話,表達了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對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獨特思考。

  用好中國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不是閉門自我欣賞,而是重視融合。今年的藝術節,精品力作仍然雲集,體現了它多年來逐步形成的競爭力和引領性。本屆藝術節吸引了捷傑耶夫、艾森巴赫、貝洛拉維克、迪圖瓦、安德魯·曼澤和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等世界知名指揮家。由捷傑耶夫率領的馬林斯基劇院所帶來的3台6場重磅演出,幾乎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美育入心,激發城市多元活力

  藝術節“藝術天空”系列公益演出已連續舉辦3年,持續不斷放大藝術節溢出效應。2016年“藝術天空”在上海的廣場、商圈演出,進入全市24個室內外場地,涵蓋音樂、舞蹈、曲藝等多種形式。“藝術天空”深入民心,是城市文化從“高原”走向“高峰”的堅實基礎。

  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首次執棒國內戶外公益音樂會,為觀眾呈現一場音質優美、精彩難忘的音樂會。俄羅斯莫斯科新歌劇院歌劇選段音樂會將演出搬到戶外,是觀眾了解歌劇的絕佳機會。水磨新調張軍新崑曲音樂會、閒舞人劇場《蓮花》集錦等一大批精彩劇目都在“藝術天空”的舞臺上一一亮相。藝術節主板演出的節目和藝術家中,有近六成參與了“藝術天空”演出。

  為紀念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今年“藝術天空”特別策劃了“藝遊嬉夢——藝術天空12小時特別活動”,當天超過萬名觀眾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和上海音樂廳看演出、逛集市、體驗虛擬現實……以色列科爾本當代舞團《邊緣》、央吉瑪《蓮花秘境》音樂會等高質量的演出讓人目不暇接,最後演出的愛爾蘭凱爾特女人合唱團音樂會更是引爆全場。

  在這個娛樂喧囂的年代,更多人與藝術之間或許差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導賞互動、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而這也是藝術教育的使命,為年輕人埋下藝術的種子。今年藝術教育把目光聚焦在中小學戲劇教育上,策劃了不少面向青少年兒童的教育活動。“向大師致敬”上海市中小學戲劇教育實踐活動讓戲劇教育普及對象低齡化,激發青少年走近和熱愛戲劇藝術的原動力。來自上海的京劇名家魏海敏、滬劇名家華雯等,都成了學校戲劇藝術教育中的導師。動靜結合的戲劇體驗,使戲劇嘉年華充分打破藝術教育“次元壁”,讓孩子們真正享受戲劇戲曲帶來的樂趣。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
戲曲圖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