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 劉茜
近日,由陜西省文化廳出品、西安市豫劇團創作的大型豫劇現代戲《秦豫情》進京演出。該劇以1942年河南300萬災民逃荒入陜為背景,描寫了逃荒移民在他鄉艱難生存、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歷程。
該劇總導演李利宏透露,在創作中,經過一個月的探索,發現那批逃荒的河南人多是挑著擔子到西安,又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維持生活,他就把挑擔子的負重感、跋涉感作為主人公小勤的基本程式。其他幾個主要演員也分別按各自性格在這個基礎上找準了幾個基本的動作狀態。該劇的音樂、服裝也有創新,這一點也是具有83年曆史的西安市豫劇團變革基因的體現。
1934年,劇作家、豫劇改革先驅樊粹庭創辦豫聲劇院,1937年,為喚起市民醒獅怒吼,抵抗日寇,劇院更名為獅吼劇團。樊粹庭改革豫劇的表演、音樂等,對河南梆子這一地方劇種實施了全方位改革,提高了豫劇品質,對豫劇産生了深遠的影響。1973年獅吼劇團與曹子道的民眾劇社合併,成立西安市豫劇團,培養了陳素真、曹子道、關靈鳳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藝術家。
但曾經輝煌的西安市豫劇團,後來受戲曲市場整體環境等原因影響,一度走入困境,沒有再出過有影響力的作品,再加上人才流失,幾乎要停止運轉。為改變現狀,2012年上任的“80後”團長趙鵬立志打造一台適合本團的看家戲。在陜西省文化廳、西安市演藝集團的支持下,劇團投入200萬元開始創作。
從今年上半年的首演開始,《秦豫情》便收穫了一片讚譽之聲。首演時樊粹庭先生的兒子評價道:“這是獅吼精神,繼承‘樊戲’,更應該繼承的是他的改革精神。”這樣的成功對於曾經困難的西安市豫劇團來説,更是猶如一次重生。
在表演程式上,《秦豫情》沒有採用傳統的程式,主要演員沒有突出挺拔的身姿,而是以弓背為主,突顯勞累的身形,這一特點在以往現代戲創作中並不多見。 評論家仲呈祥觀看此劇後表示,這臺戲在美學追求上有著獨特品格。豫劇語言是現代化的,它的造型意識吸納了話劇、影像語言等因素,讓人耳目一新。
《秦豫情》的創新得以實現,還得益於全國豫劇人下“一盤棋”的戰略,使創作人才得到保障。作為最大的地方戲劇種之一的豫劇,在全國流佈也有縮減,如陜西曾有6個專業豫劇院團,現在只剩下兩個。一個劇團要存活下去必須要創作好戲,而河南豫劇人才調配去支援外省豫劇團,既能紓解豫劇人才淤堵于河南的局面,又能支持外省豫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