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馬林斯基劇院《黑桃皇后》。
摩納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團《仲夏夜之夢》。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寇流蘭與杜麗娘》。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上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於2016年10月12日至11月15日在滬舉行。
堅持文化自信,展示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優秀成果;堅持推進國際文化藝術的專業交流,引進國際優質演展內容,共同推動世界文化藝術的合作發展;堅持“好節目集中,好節目惠民”,讓廣大市民分享中外藝術發展的成果——講中國故事、融世界風景,春華秋實十八載,這方舞臺正在迎來邁向成熟的成人禮。
從舞颱風景到藝術合作 “一帶一路”立體化呈現
本屆藝術節參演節(劇)目共50台,其中境外節目28台,境內節目22台。參演劇目中原創新作達到25台,佔總數的一半。參展項目共7個。
不僅僅是舞颱風景,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藝術節,藝術節有更多的務實合作,“一帶一路”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本屆藝術節在各板塊內容中多層次、立體化地呈現“一帶一路”內容策劃,以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努力把‘一帶一路’的內容做得非常立體。”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介紹。
在藝術節演展板塊中突出“融合”主題。集合了俄羅斯、匈牙利、捷克、以色列、卡塔爾、埃及等沿線國家的10多部作品,展現“一帶一路”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卡塔爾愛樂樂團將帶來充滿異域色彩的音樂會。俄羅斯聖彼得堡賽蒙揚奇劇團將帶來成名作《瞧這一家人》,世界名團捷克愛樂樂團也將獻演經典作品。
藝術節的主旨論壇則從國家文化戰略的角度呼應“一帶一路”。將以“多元共享的文化藝術新活力”為題開展“一帶一路”文化藝術論壇,在延續各個國家和城市間優秀文化和藝術合作的基礎上,對接上海市文廣局“一帶一路”合作機制,聚焦促進區域文化多樣性和藝術創造力。
繼去年圓桌會議提出藝術節合作發展網絡後,藝術節交易會今年設“一帶一路”專題展區,目前已有26個“一帶一路”國家的45個機構確認參會。除此之外,交易會還將完善“走出去”項目的選拔與獎勵機制,推動國內原創新作積極“走出去”。
而10月22日是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日。本屆藝術節在演展板塊中推出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的“愛我中華 砥礪前行”——大型交響劇詩《長征:不朽的豐碑》。該劇由陳薪伊導演、喻榮軍編劇,以長征故事為題材、以長征精神為主旨,以濃厚的革命情感,運用戲劇和交響樂相結合的藝術形式謳歌長征魂,展現長征路上不屈不撓、頑強戰鬥的英雄群像。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北昆的前輩藝術家們就曾經創排過崑曲武戲《飛奪瀘定橋》,並曾兩度復排,可説是北昆的保留傳統劇目。這是北昆“傳家戲”的第四度亮相。
從致敬大師到“扶青計劃” 助力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永恒的大師,永恒的致敬。2016年恰逢世界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湯顯祖逝世400週年。藝術節邀請不同國家的高水平院團,以不同藝術形式演繹莎翁、湯翁作品。
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與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雙團同跳《羅密歐與朱麗葉》,摩納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團舞劇《仲夏夜之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聯合製作話劇《亨利五世》,多元的藝術語言展現了這些作品跨越時代的深厚內涵。上海昆劇團排演的《邯鄲記》是湯顯祖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寇流蘭與杜麗娘》、張軍的《我,哈姆雷特》則開啟了“湯祖莎翁”的對話。
一大批名團大師也將攜經典之作獻演藝術節。捷傑耶夫攜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演繹柴可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三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包括了歌劇《黑桃皇后》、芭蕾舞《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迪圖瓦攜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獻演;艾申巴赫攜近百位世界各地著名樂團首席演出中外名曲,為藝術節帶來交響樂的頂級享受。
本屆藝術節演齣劇目中,原創節目數達到總劇目數的一半。由李敖原著改編、田沁鑫執導的國家話劇院作品《北京法源寺》,李六乙導演、濮存昕主演的契訶夫經典作品話劇《櫻桃園》都是近期的熱門新作。此外,沈偉舞蹈團將帶來《天梯》《地圖》。譚元元帶來《譚元元和她的朋友們》舞蹈專場,以藝術成就反哺家鄉。
不僅僅是傳承經典、力推原創。作為孵化原創內容的大平臺,藝術節一直致力於扶持新人新作。一方面採取委約制,今年藝術節舞臺委約的當代崑曲作品《我,哈姆雷特》,由張軍一人分飾多角,開展中西文化對話;裝置藝術家馬良的委約作品《爸爸的時光機》,以多媒體裝置舞臺劇的表演形式,呈現別樣的舞臺魅力。
另一方面,對青年藝術人才進行長期扶持,為他們走向國際搭建寬闊平臺。今年是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五周歲的生日,五年來59位青年藝術家創作了50部委約作品,演出近百場。不僅圓了很多青年藝術人才的藝術夢,並把其中的很多青年人推向了國際舞臺。
為青年藝術家的成長提供高端平臺,今年藝術節的“扶青計劃”委約項目從近百項報名候選作品中,最終選出8部青年藝術家的原創委約作品予以呈現。入選作品有音樂劇場《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舞蹈《插銷》、音樂劇場《折·城》、彩虹室內合唱團的原創作品《落霞集》等,反映著年輕人的藝術態度。
從“藝術惠民”到植根傳統 樹立中華民族精神標識
作為藝術節中重要的“文化惠民”內容,藝術節的“藝術天空”系列公益演出已連續舉辦三年,持續不斷地放大藝術節“溢出”效應。
數據顯示,今年藝術節“藝術天空”將在全市各區的廣場、學校、商圈舉行42台88場演出,其中境外節目26台、境內節目16台,進入上海全市25個室內外場地,涵蓋音樂、舞蹈、曲藝及綜藝等多種形式。藝術節主板演出的節目和藝術家中有近六成將參與“藝術天空”的演出,成為“藝術天空”的支柱和亮點。迪圖瓦、伊瑟利斯、凱爾特女人、卡塔爾愛樂樂團、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團、莫斯科新歌劇院等都將獻演。
在藝術教育方面,藝術節注重將社會主義美育與青年德育相結合,將藝術教育與藝術素養普及相結合,通過與上海市教委、專業協會、劇場等的深層互動,舉辦活動100多場。
藝術進校園板塊將藝術節的主板內容帶到校園,包括文化周、知名院團、喜劇節、木偶藝術節優秀作品等四個系列的19場演出。同時,緊密圍繞主板內容的主題策劃,邀請學生走入上海各大一流劇院,欣賞藝術節的精彩演出和展覽,劇目觀摩數量做到全覆蓋。
作為引領行業發展的藝術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不斷創新,探索舞臺表達的新方式。舞臺藝術與科技創新領域的融合發展是今年的熱點。今年藝術節不僅在“扶青計劃”中委約了APP街景沉浸式戲劇《雙重》,在藝術節交易會的平臺上還將現場展示VR技術與舞臺藝術相結合的案例,並將與美國APAP演出交易會合作,在交易會展廳設置藝術科技專區。
不僅僅是文化惠民,植根傳統的文化基因,藝術節正努力在世界舞臺上樹立起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今年在藝術節舞臺上,多部精品力作傳揚東方之韻。以10台戲、600分鐘回顧中國戲曲史的《600分鐘600年》,集結了跨越8個劇種的13位名家,將獻演一場難得一見的戲曲盛宴。一批新創現代戲如京劇《正考父》、晉劇《于成龍》、黃梅戲《大清名相》以反腐倡廉為主題,針砭時弊,藝術手法有諸多創新亮點,且製作精良。
描寫唐代大德高僧的第一部戲曲作品《玄奘》,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同名小説改編的評劇《紅高粱》,雲南紅河州舞蹈團的《諾瑪阿美》、廣西舞蹈詩《侗》等,從各個角度、各個歷史時期、各個不同的故事,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