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0月12日,作為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中外戲劇展演暨第六屆中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傳承展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逾20個主題演講在內的“戲曲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研討會”在福建泉州舉行。 廖靜 攝
中新網泉州10月12日電 (廖靜)來自法國、新加坡、印尼、越南以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60多位戲曲名家12日匯聚福建泉州,除了中外藝術家同臺獻藝外,海內外戲曲名家共同探源戲曲保護傳承和創新之路。
閩臺地方戲曲維護與發揚、戲劇創新及國際化推廣、提振台灣各仔戲的文化策略……作為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中外戲劇展演暨第六屆中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傳承展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逾20個主題演講在內的“戲曲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此間舉行。
“劇團改革在路上,還需深化改革。”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康式昭在《談談劇團體制改革》的主旨演講中表示,現代的戲曲劇團不要在商品大潮中迷了方向。民族文化不能實行商品化,要循序漸進,逐步實現劇團體制的改革和標準化。
新加坡新躍大學高組研究員、新加坡戲曲學院創院院長蔡署鵬曾帶過新加坡、中國等地多個藝術團去往加拿大、比利時等進行巡演,因此,他建議,要加強劇種的國際傳播,針對海外觀眾的一些調整,可以使戲曲更精緻,而這個過程就是戲曲本身的整頓、改造和提升。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廖奔則表示,泉州作為戲窩子,最特殊的文化現象即它的戲曲。梨園戲等有可能追溯到宋元時期的泉州腔,與宋元南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目前泉州戲曲有著最古老的劇目如《張協狀元》《劉文龍》《王魁》等等,積累了五千多個劇目,是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寶庫。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曾永義談到,台灣戲劇與福建莆仙戲、歌仔戲、傀儡戲等淵源很深,南音、布袋戲、歌仔戲隨著時代改變,受到了各種衝擊。但目前有些地方的劇種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滿足當地人的陶冶需求,因此也保留原汁原味的方式,這一類則可以當做“活化石”來保存,因為這一類可以展現其悠久的文化內蘊。
“紮根傳統,然後來創新。”同樣,曾永義以“同血型的輸血”為喻,展現戲曲創新可以同質化改良。他認為,一些戲曲可以進行劇種的跨界融合,比如梨園戲可以融入川劇唱腔等,但是先要了解戲曲的質性,不能一味求新,而丟失了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
“從地方小戲出現的數千年來,守住傳統,才能出現地方戲多彩多姿。不過目前中國戲曲部分思想過於老舊,可以注入現代更為引人深思的題材,哪怕引入西方的題材,都能夠讓戲劇進一步向前發展;同時也因為現代化劇場的出現,使得戲曲的演出可以變得更為緊湊,必要的舞臺裝置有時也可以豐富戲曲氛圍。”他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