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寧夏銀川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城50余公里的賀蘭口,山勢高峻,景色幽雅,奇峰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余幅個體圖形的岩畫分佈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這就是著名的賀蘭山岩畫,是古代先民在文字産生之前用以記錄古代社會生活的畫作。
賀蘭山岩畫
這些岩畫一半以上以人首像為主,其次為牛、馬、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這些圖案並非只是單純的繪畫,很多都是在記錄生活的點滴、戰爭後的契約書、原始宗教活動的場面等,儼然就是刻在石壁上的“微博”或“朋友圈”。
人首像畫面簡單奇異,有的人首長著犄角,有的插著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圓頂帽。
表現女性的岩畫,有的戴著頭飾,有的挽著發髻。
動物圖形的岩畫,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雙角突出的岩羊,有飛馳的駿馬……
景區裏著名的“太陽神”岩畫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截至目前,寧夏共發現賀蘭山岩畫2萬多幅,其中約6000幅集中在賀蘭山岩畫遺址公園內。這些岩畫距今已有3000至10000年的歷史。
賀蘭山的岩羊
據介紹,賀蘭山岩畫是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北方草原民族東西遷徙、南北移動的集結點。今年7月,2017中國賀蘭山國際岩畫文化藝術節將全球岩畫專家齊聚于寧夏賀蘭山,國內外專家紛紛表示,眾多岩畫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風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堪稱是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類似表現祭祀或節慶場面的岩畫
賀蘭山岩畫人首像
專家表示,從寧夏賀蘭山岩畫到內蒙古岩畫,再到環太平洋沿岸的岩畫;從甘肅河西走廊的祁連山、馬鬃山和黑山岩畫到青海哈龍溝岩畫,再到天山以北的岩畫;以及非洲、歐洲的絲綢之路沿線的岩畫之間,大多都有聯絡。岩畫是全球最早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早的文明結晶和文化符號,也是相互溝通的歷史印記。
在景區裏,可以看到許多岩畫都已經風化或被破壞,這一古老的人類文明遺存正面臨減少乃至消失的危險,保護文化遺産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