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9日體育專電(記者張曉龍 林德韌 汪涌)“我現在都不知道當時是怎樣堅持下來的。”置身冬運會速度滑冰館——一座海拔1650米的室內人工製冷冰場,中國短道速滑名將、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速滑部副部長李佳軍回想起自己在室外冰場初學滑冰的艱難經歷,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在本屆冬運會的速滑比賽中,李佳軍眼前的這座速滑館刷新了多項全國紀錄,冰場獨特的地理位置、完美的冰面滑度得到了裁判、教練和運動員們的一致稱讚。但是,在這座速滑館建成之前,室外冰場是新疆滑冰人面臨的常態。
“新疆以前也有不少優秀運動員,但隨著體育産業的市場化發展,像東北這些省份都有自己的室內場館了,運動員的訓練、住宿條件也都得到了改善,但新疆卻是近些年才開始蓋場館,之前都在室外,這樣(很多運動員和愛好者)就很難堅持下來,”李佳軍認為,“今天,要想在青少年群體中推廣滑冰運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訓練設施和場館是必須的。”
事實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還雄風猶在的新疆速滑隊到了新千年竟然幾近解散。成績快速下滑的原因有很多,但硬體設施跟不上也是原因之一。在那段“衰退期”,新疆速滑隊始終沒有一座室內冰場作為訓練場館。因而,當全新的速滑館投入使用時,新疆速滑隊員們無不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對此,曾在新疆挂職多年的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佟立新也深有感觸。“以前,新疆基本都是室外場地,一年也就能滑2個月,要不然就得花很多錢到內地去訓練,現在有了很好的室內冰場,一年滑的冰相當於原來3年、4年滑的冰。”
坐在速滑館的觀眾席,看著“高大上”的現代化冰場,來自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的速滑教練巴特直道“眼饞”:“要是能有個室內冰場,肯定會有更多的孩子來學滑冰!”
對巴特而言,夢幻般的速滑館近在眼前,又相隔很遠。看完比賽,巴特又得趕回幾百公里外的縣城,巴特説:“縣裏只有兩個室外冰場,隊員們一年裏的大部分時間只能練陸地。現在又常碰上暖冬,我們澆冰場一般就得到12月底1月初了,這樣算下來,一年能滑的時間不到2個月。”
截至2013年,巴特的家鄉富蘊縣全縣人口還不足10萬,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小縣”卻先後走出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稱霸國內速滑賽場的劉龑飛,以及在本屆冬運會上斬獲一金一銅的熱汗拜。
身在外人看來是冰雪人才的“天富蘊藏”之地,巴特卻依然在為人才擔憂,“現在的家長都護孩子,新疆的冬天又那麼冷,特別是在我們阿勒泰,零下20、30多度不稀罕,家裏咋會舍得孩子跑出來學滑冰?我們那兒不缺好苗子,但我真擔心以後沒有那麼多孩子走上冰場了。”
一位業內人士冷靜地向記者分析:“包括速滑館在內的新疆冰上運動中心的各場館都是世界一流的,但遠離市區的冰場更適合高水平運動員進行封閉式訓練。對尚處在起步階段的孩子們來説,他們更需要的是家門口的冰場,不一定大,卻得有足夠的數量,分佈在新疆的各個城市。”
一座場館在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了它,一個愛好者就有可能成長為一名職業運動員,沒有它,一顆好苗子或許就會錯過重要的成長時機。
佟立新説,“冬運會不是結束,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