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體育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直播點播NBACBA國足中超歐冠英超意甲德甲數據客戶端策劃

冬運會-踏上雪板 讓夢想在天山腳下飛馳

體育資訊新華社 2016年01月20日 23: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0日體育專電(記者沈楠、何軍)西域之雪,傳頌千年。唐代詩人岑參的筆下,既有“天山雪雲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的雄渾壯闊,又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靈動秀美。

  從岑參當年駐紮的北庭都護府往西,就是天山天池。雪覆山秀、瑤池映輝,似亙古未變的勝景,如今正要從詩畫中走出,吟誦一段新的歷史。

  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20日在烏魯木齊拉開大幕。全國冬季綜合性運動會第一次來到大美新疆,開啟了昔日邊塞從冰雪豐沛之地到冰雪運動重鎮的成長,並將助推體育轉型,構築健康中國,為實現2022年北京冬奧會“三億人參與冰雪”的宏大願景當一名探路者,更將為“一帶一路”的華麗出世添加一個美妙的注腳。

  冰雪西域 健康中國

  13歲的哈薩克族小姑娘賈依那爾古麗戴著頭盔、穿著冰鞋在賽道上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速滑館的冰面像水晶一樣透亮,她以前只在電視裏見到過。

  半年多前,練過輪滑的賈依那爾古麗入選了冬運會開幕式錶演團隊。只用一個多月,她的滑姿就已經相當標準。這塊冰場還在賈依那爾古麗心裏種下了新的夢想。“我想進國家隊成為速滑冠軍!”她當然還知道北京攜手張家口要辦2022年冬奧會。“我要當冬奧冠軍!”

  實現夢想並不容易,但新疆冬運會真的可能就此改變賈依那爾古麗的人生軌跡,更勢必改寫中國冰雪運動版圖,優化中國體育結構,推進中國體育轉型。

  中國競技體育結構性失衡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夏季和冬季運動發展不平衡。中國代表團在8屆夏奧會上共獲201枚金牌、473塊獎牌,只在三個大項上無緣獎牌。而自1980年以來的9屆冬奧會,中國選手獲得12枚金牌、53塊獎牌,來自15個大項中的5個,其中大部分金牌和半數獎牌來自短道速滑,一半的雪上項目在國內甚至沒有開展。在群眾體育和與之直接相關的産業領域,冬季運動同樣基礎薄弱。

  中國幅員遼闊,東北、華北、西北甚至華中、西南等地都有開展冰雪運動的氣候條件,但很長時間以來賽事資源和競技人才基本集中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新疆冬運會是全國冬季運動會自1959年誕生以來第一次真正走出東北地區。

  北有阿爾泰山、南有崑崙山,天山橫亙中部,一年5個月的漫長冬季,賜予新疆豐厚的冰雪運動資源和悠遠的冰雪文化。天山北麓與阿爾卑斯山的世界一流雪場擁有同樣的自然條件。承辦冬運會的天山天池滑雪場和絲綢之路滑雪場,都是哈薩克族所説的“冬窩子”,少有寒風陰雲,常年陽光明媚。1200米到1450米之間的海拔也是突破成績的黃金高度。經過改擴建和基礎設施全面升級,這些場地具備了躋身世界一流雪場的基礎。

  在距離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約7公里的地方,一朵盛放的“雪蓮花”改變了新疆沒有室內冰場的尷尬。這個冰上運動中心依國際先進標準建造,海拔1650米的亞高原環境有望使之成為鹽湖城、卡爾加裏冰場那樣的“紀錄夢工廠”。

  隨著“雪蓮”建成和冬運籌辦,曾經的冰雪運動“西北狼”也正在甦醒。2012年11月,速度滑冰選手熱汗拜·塔拉布汗、朱佳璠、達斯吐爾·吐爾松汗攜手,為新疆隊時隔15年再奪全國冠軍。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速滑部副部長黃麗霞説:“新疆有多民族的優秀苗子,他們的高原體質和飲食習慣,決定了他們在速滑長距離及全能項目上有天然優勢。”

  首次作為真正的東道主舉辦全國冬運會,已經點燃了新疆許多孩子的熱情和夢想,完善的硬體設施和保障則將推動競技水平整體提升。

  中國冰雪運動版圖擴展到新疆,不僅將拓寬競技選材範圍,更重要的是推動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的宏圖。在北京冬奧會喚醒了人們對冰雪運動的認知和喜好之後,中國冰雪運動人口需要從“北冰南展西擴”中獲得持續動力。

  冬運會為新疆培養新一代冰雪運動青少年愛好者提供了絕佳契機。據十三冬組委會副主任、自治區宣傳部部長李學軍介紹,新疆將啟動實施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計劃,力爭參與運動的青少年達到200萬人以上。

  在未來龐大的冬季運動消費群體形成之前,市場已經體驗到一項大型運動會的紅利。在冬運會主賽場改擴建期間,周邊多家小雪場遊人如織。其中白雲滑雪場這個雪季的遊客數量已經同比增加70%。雪具裝備銷售也連帶著更加火熱。白雲雪場副總經理何冰潔相信,新疆冰雪運動大發展的時機已經到來。一大批“正在發燒”的雪友催生出一個迅速成長的冰雪運動市場。

  在北京攜手張家口開啟2022年冬奧會籌辦、“北冰南展”初見成效、中國體育轉型全面鋪開的重要節點,新疆冬運會恰逢其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成功舉辦冬奧盛會、建設體育強國、實現健康中國,都離不開冰雪運動在關內關外、塞內塞外的蓬勃開展。“三億人參與冰雪”是中國向世界描繪的藍圖,更是對普通民眾共享小康、分享冬奧紅利的承諾。

  活力絲路 強盛家國

  兩千多年前,張騫“鑿空”西域,奠基絲綢之路。在連接歐亞的長路上,使節、商販、戍卒、僧侶絡繹往返,絲綢、果蔬、良馬、宗教互通有無。人類文明在雪山沙漠綠洲之間交匯融通,中華文明也因絲路而更加廣博。

  古老的經貿文化大動脈曆盡滄桑起伏,新疆這片寬廣而多彩的土地儘管在基於海洋文明的全球現代化大潮中一度成為發展“低地”,但東臨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也使這裡成為潛力巨大的戰略“高地”。

  2013年,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再度把歐亞腹地的新疆推向對外交流的前沿和經濟拓展的重地。綿延千年的“對話之路”、“開放之路”、“財富之路”再次被賦予厚重的使命,也迎來了浴火重生的機遇。

  兩年多以來,新疆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商貿、金融、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對外交流都更有起色。第十三屆全國冬運會站在這個歷史節點上,其超越體育賽會本身的功能和價值,將輻射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多個層面。

  體育不僅僅是競技和榮耀。對個體來説,它具有強身健體、精神砥礪、人格塑造等多重功能;對群體來説,它還是促進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社會和諧的重要載體。國內外很多先例也印證了理性籌辦大型體育賽會對提升當地綜合競爭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阿勒泰北部地區一年中有一半是冬季,先民早在一萬多年前就開始懂得怎樣安全高效地禦雪而行,流傳至今的毛皮滑雪板是人類最古老的滑雪器具。這種叫作“察納”的雪板曾譜寫過民族大愛的佳話。1997年大雪封山,哈薩克族牧民冒著生命危險踩滑雪板出山求助,使被凍傷的漢族礦工得到救助。而在運動隊裏,多民族青少年共同成長,在公平競爭中培養情誼。柯爾克孜族少年阿勒瑪斯·卡漢拜和漢族小夥周斌在新疆速滑隊是室友和哥們,每天訓練完他們回到宿舍就要閒聊,聊彼此的愛好,聊前輩們的故事。就像卡漢拜説的,“大家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這裡沒有什麼民族之分”。體育如同黏合劑,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間傳遞友誼、增進了解。

  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心樞紐,新疆承擔著從東亞到歐亞內陸、歐洲的雙向交流重任。冬運會留下的一流場館、帶動的體育熱潮將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平臺,助推新疆在國際舞臺上的跨文化交流。自治區冰上運動中心和天池、絲路兩座滑雪場得到了國際單項組織的認可,有望吸引更高級別的國際賽事落戶。在目前已經聘請韓國教練的基礎上,十三冬組委會副主任、自治區宣傳部部長李學軍説:“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與周邊國家在文化體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尤其深化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冬季體育強國的聯絡與合作,不斷擴大運動員、教練員的相互交流。整合中亞地區的賽事資源,在新疆打造高水平冬季體育品牌賽事。”

  長春瓦薩越野滑雪節14年的成長歷程證明了一項冰雪品牌賽事完全可以把“冷資源”做成“熱産業”,進而拉動整個地區的旅遊、經貿發展,最終改善民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黨組書記李光明期待著冬季運動促生新的旅遊業態,“讓全世界遊客不僅是來走一走、看一看,還可以滑一滑、賽一賽,讓全世界的發燒友成為新疆冰雪回頭客”。這一方面將增加就業,帶來更可觀的旅遊收入,另一方面則將顯著推動冰雪運動産業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經濟新常態下助推新疆産業結構轉型升級。

  冬運會將為新疆留下的無形但至關重要的遺産將是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更是一代具有體育精神、規則意識、國際視野的青年人才。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踐行,離不開一個團結和諧、開放自信、經濟活躍、人才濟濟的新疆。而冬運會無疑將成為新疆振興的一塊跳板、一個標誌。

  天山南北,穿越千百萬年的冰雪世界,正因人類的體育文明産生新的價值和使命。全民健身和一帶一路兩項國家戰略正在勾畫廣袤西域的新藍圖,那將是中華民族家國富強所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相關閱讀
  • 封面人物
ipad版
iphone版
安卓手機
安卓pad

下載央視體育客戶端,精彩賽事,即刻呈現!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