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許基仁
中國男女足和中國男籃在仁川亞運會上以“創紀錄”的方式輸球,讓我們更難堪的是,這已幾乎不能用“冷門”來稱之。對這些球隊而言,尤其是男籃和男足,下滑已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擋不住的趨勢,哀莫大於此。
不能怪那些年輕球員們。他們是代人受過,替人還債。中國足球、中國籃球界多年來無視球類運動的發展規律,以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透支著足籃的根基。缺少孩子踢球,要踢球也沒地方,你還指望怎麼出成績?前人不栽樹,後人到哪去乘涼?
足球、籃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的發展規律與體操、舉重、跳水等專業項目有所不同。多年來,我們在社會開展程度不高、後備人才並不雄厚的體操、舉重、跳水等項目上依靠體制保障、重金投入和一批優秀教練員、運動員的努力取得奧運金牌的豐收。不合理、不理想的圓柱體甚至倒金字塔結構的人才結構,並不妨礙這些項目取得世界領先水平。很多年前我曾經把這些專業項目稱之為“實驗室工程”,可以關起門來求突破,可以主抓塔尖“豪賭國家隊”,可以超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謀求“跨越式發展”。實際上,這種努力是成功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在國內開展程度不高、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專業項目上取得如此之多的奧運金牌。
但這種成功讓很多體育人産生了錯覺,以為可以像抓體操、舉重、跳水那樣抓足球、籃球,以為“豪賭國家隊”也是一種捷徑。但足球、籃球不是“實驗室工程”,而是一種社會系統工程。這些項目不能“跨越式發展”,而只能走漸進式發展道路;不能在圓柱體甚至倒金字塔人才結構中求突破,而只能花費多年心血打造人才金字塔,才能指望國家隊“塔尖”一朝輝煌;不能豪賭國家隊,而只能在青少年基礎日趨豐厚、國內聯賽健康發展的基礎上謀求水到渠成;不能光指望中國足協甚至國家體育總局一家的努力,而要靠教育、司法部門等全社會的合力澆灌;不能僅僅依靠行政的力量,而要更多借用法律、市場等力量完善足球、籃球的治理結構。
但在現行體制的政績導向和功利思維的驅使下,中國足球、籃球界根本就不願意遵循球類發展規律,而寧肯把籌碼押在“容易出成績”的國字號球隊上,不僅自身屢嘗惡果,更是把欠債留給了後人。
二十年來中國足球、籃球在職業化改革中先行一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中國籃球界的“北極星”改革方案也贏得全社會的讚賞。我始終認為,足球、籃球的職業化改革是一條必須堅持的光明之路。但受制于專業體育、行政體育體制的強大控制力和社會認知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不足,足籃的職業化改革並未取得預想效果,某種程度上做成了“夾生飯”。足球、籃球項目習慣了職業體育的自由度和高收入,卻沒有學到職業體育的自律和敬業;習慣了專業體制下的國家保障,卻丟失了那種體制下的榮譽感和艱苦訓練。兩種體制的毛病都學得挺快,長處卻都丟失殆盡,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國字號足球和籃球隊的成績比起專業體制下也要差很多。
振興三大球尤其是足籃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何在?中國足協的新“十年規劃”中提到“男足國家隊未來十年力爭躋身亞洲前列,而女足國家隊則要重返亞洲一流”。十年,一個熟悉的名詞!我們用了兩個“十年”讓中國男足從亞洲二流淪為三流,女足從世界第二落到亞洲二流,那又有什麼依據再用一個十年讓中國男女足重返亞洲一流?
我覺得,即便中國足球界選準了目標,找對了路子,那麼從人才成才規律、項目發展規律和社會治理結構看,復興足球也至少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繼續違背規律,花費二十年可能還會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下滑。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近二十年中國足球的發展現狀。我承認有點悲觀,但悲觀是為了更好地正視現實,以拋棄急功近利的思維和做法,這要比一次次地豪賭國家隊、讓民眾在一次次失望中煎熬要有益得多。
為何振興中國足球至少要奮鬥二十年?這需要分析中國足球的弊端何在。除了最主要的青少年基礎薄弱外,還有中國足協(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大權獨攬,管辦不分,官商一體,治理結構不合理,該管的沒有管,不該管的到處插手;以全運會為政績標桿的現有體制引導地方體育局更關注個人金牌項目而不是見效慢的集體球類項目;體育和教育部門統領校園足球的“兩張皮”;房價高漲、體育管理部門公共服務的缺失造成足球場地奇缺;在“中考、高考指揮棒”的驅使下,孩子們失去了踢球的動力、時間和精力;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完善,社會道德誠信和監管體系的不足,司法、經濟、教育、體育、傳媒等部門在介入職業足球時時常不作為、不職業……可以説,足球是得了一種“衰敗綜合症”。
現在不少人把中國足球的問題都歸咎於中國足協(足管中心),當然他們要承擔很大的責任,但不應該是全部責任。足球尤其是職業足球既然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只有社會的有關方面都敬業、專業地投入足球,才可能把足球搞好。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錢多並不代表發達和現代化。在社會關聯度極高的職業足球、籃球項目中,在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都不夠現代化的現實社會中,你真的難以指望職業足球、職業籃球能夠超越社會發展水平而迅猛崛起。從這個層面上説,中國社會有多好,足球、籃球才會有多好。
因此,對中國足球、中國籃球要有耐心,要有足夠的、極大的耐心。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足球、籃球的輸球、下滑都將是常態。但是,有耐心並不能成為拖延推諉不作為的藉口,相反正因為復興足球、籃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足球人、籃球人(還包括教育部門等與之相關的其他人士)更應該以只爭朝夕的責任感抓體制機制的改革,抓青少年基礎的培育,抓球員們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抓制度建設,要法治不要人治,再也不能重復“人去政息”的老路,否定前任,反復折騰,今天“取消升降級”,明天“國奧打聯賽”,在內耗中傷盡了我們的元氣。
我很讚賞蔡振華在接手足球時説過的一句話:我願意當中國足球的一塊鋪路石。中國足球、中國籃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需要功臣,不需要英雄,而是需要更多“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鋪路石。無數不計功名的“鋪路石”才能鋪就中國足球、中國籃球通向成功的高速公路,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