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體育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直播點播NBACBA國足中超歐冠英超意甲德甲數據客戶端策劃

點亮青春 生生不息—寫在首屆全國青運會閉幕之際

體育資訊新華網 2015年10月27日 08: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福州10月26日體育專電(記者劉亢 沈楠)“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兩百多年前,家鄉福州、尚未成年的林則徐就吟誦出淩雲之志,展現了這位民族英雄的不凡抱負。

  “我們把歷史刷新寫上現在,我們把夢想實現捧給未來”——今天,中國青年在英雄故里同樣迸發出萬丈豪情,呈現了當代青年的務實擔當。

  從榕城這座孕育了林則徐、嚴復、林覺民等先賢志士的城市,回望百餘年中華民族抗爭求索的不屈之路,前瞻“兩個百年”目標的日漸接近;青春中國的理想、小康中國的暢想、未來中國的夢想從未如此閃亮!

  第一屆全國青運會火炬即將熄滅,但它點亮的青春永遠光輝熠熠。在角逐中鍥而不捨,在對抗中超越自我;這些躍動的青春身影,這些奔放的活力畫面,是夢想中國的生動寫照。激越青春,生生不息!

  賽事轉型 找準中國體育發展方位

  百年現代奧林匹克史,留下了無數英雄故事。很多年過去,人們也許會不記得那些凱旋的勝利者,卻依舊銘記那些用悲壯的奮戰闡釋體育勝負之外更多意義和價值的人們。

  阿赫瓦裏的名字已經被銘記了40多年,這個來自東非坦桑尼亞的馬拉松運動員説出了奧運史上最感人肺腑的話語:“我的祖國從7000英里遠的地方把我送到這裡,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讓我完成比賽。”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法國人顧拜旦曾經這樣引述他人的話來闡釋奧林匹克精神:“奧運會的真正意義在於參與而非獲勝,正如人生的真諦,不在於征服他人,而在於自我的努力和奮鬥。”

  中國健兒在奧林匹克的長卷上,同樣寫下過無數英雄故事。2006年都靈冬奧會,20歲的張丹摔傷之後忍著劇痛帶著淚痕和搭檔堅持完賽。那枚雙人滑銀牌的誕生,成為中國體育英雄追尋賽場卓越、實踐奧林匹克精神的經典故事。

  然而,中國在成為體育大國的道路上也曾遭遇“金牌至上”的困擾。全運會柔道“假摔”讓金,往自己籃筐裏投球求敗……,醜陋現象一度令人瞠目結舌。

  2008年北京奧運會51金的輝煌過後,中國體育開始了邁向體育強國的征程。從倫敦奧運會到索契冬奧會,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正在成為社會普遍共識,也成為中國體育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全國青年運動會接軌于青奧會,脫胎于“奧運戰略”助推器的城市運動會,正是重塑體育價值觀、承應中國體育轉型的重要平臺。

  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是競技體育的基本要義,但青運會要傳遞給中國體育後繼者的更多是一種理性健康全面的榮譽觀——以誠實守信、公平競賽爭取成績,以尊重對手、自強不息踐行體育精神。

  在青運會籃球賽場,長沙讀書郎范拓新颳起“小個子旋風”。1米72的他依靠嫻熟的技術、拼命的決心和驚人的勇氣,攪得對方長人陣兵荒馬亂,差點掀翻準職業隊。“打球身高固然重要,但我這些年一直堅持,就是因為特別喜歡這項運動”,為了彌補身高劣勢,他寒來暑往苦練運球和投籃。雖然最終以悲壯的方式告別一生一次的青運舞臺,但這種“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的精神將成為他受益一生的財富,也是青運會的價值依託。

  在賽事形制上,青運會已經朝培育綜合體育人才邁出了重要一步。

  青運會拓展賽事功能,設置了十余項文化教育活動。“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轟動福州。從西周射禮到明清武術,“博·戲”向體育健兒和廣大青少年展示了中華體育的源遠博大,更讓他們通過觀展對體育的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

  對運動員來説,青運會“寓教育于體育”,對普通青少年來説,青運會“寓體育于教育”。聯結賽場和校園,融合競技和教育,糅合文化和體育,青運會正從過去的純競技平臺向“六藝賽事”轉變,發揮其更多元的社會功能。這不僅是青運會的應有之義,也應該成為中國更多體育賽會的發展方向。

  把文教活動置於重要位置,青少年踴躍參與並有所收穫,這是中國體育令人欣喜的變化。然而,重新審視體育的真正內涵與價值並化為積極的行動,絕非朝夕之功。開幕前,一些代表團官員仍然言必稱青運金牌和名次,賽會也令人遺憾地出現了興奮劑事件,充分説明觀念轉變任務之艱巨。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中國體育有責任通過積極轉型培育具有奧林匹克精神的競技英雄,塑造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培養身心健康的青少年,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做出自己的獨特貢獻。

  身心並舉 培育國家未來棟樑之才

  《禮記》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墻堵焉”。在教育家孔子看來,射箭既強身,又修禮、觀德。中華文化自古推崇“仁、智、勇”,卻在近代遭遇民智、民力、民德的衰退。面對國家危亡,從嚴復到張伯苓,從蔡元培到馬約翰,思想家、教育家紛紛疾呼強健體魄、以體育人,為國擔當。

  “仁、智、勇”在中國體育孕育的世界級青年偶像姚明身上得到恰如其分的呈現。姚明之勇,是以難以想象的努力成長為NBA“統治級中鋒”,是大傷初愈毅然為國出征,率隊再度挺進北京奧運會八強,是六年內多次手術卻不輕言放棄。姚明之智,是善於思考和學習,樂於與人交流,是理性、平和地面對順境逆境,是積極參政、大膽建言中國體育和教育改革。姚明之仁,是他幫助絕症患兒,是親赴汶川災區考察和援助學校,是成立慈善基金以體育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少年健康成長。

  姚明的成長之路,為當代青少年書寫了一部奮鬥教科書,更以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成為今日中國青少年的價值典範。

  未來的國際競爭,取決於當下的青少年接受怎樣的教育,成長為怎樣的人。未來的國家棟樑,健康體魄、健全人格、奉獻精神缺一不可。

  國家男子舉重隊總教練陳文斌在青運會賽場關注著年輕“大力士”的成長,同時謀劃著更宏大的“昂首挺胸”工程——通過科學的舉重啟蒙,為課業壓力下低頭含胸的孩子們重塑體格和精氣神,“一方面是培養青少年身體的好底子,另一方面是培養自信、堅持、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19歲的射擊新星楊浩然在青運會上的經歷像極了前輩杜麗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故事——成名項目氣步槍意外折戟,之後問鼎副項步槍三姿,還超過了世界青年紀錄。七年的射擊之路,“教會我的是沉穩、冷靜、專注、耐心”,楊浩然説。

  積極進取、堅韌不拔、超越自我、嚴謹專注、團結協作、尊重規則,這些體育的內涵價值恰恰都是現代合格公民所需的人格特質。

  競技體育之外,更加鼓舞人心的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正在自覺地讓體育成為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草根足球,熱熱鬧鬧的街頭籃球,方興未艾的戶外探險,以及紅遍大江南北的路跑健步,正在讓體育真正發揮出鍛鍊人、教化人、健全人的本源功能。

  “百馬大叔”田同生,在年過半百之後用雙腳丈量土地,成為馬拉松的忠實愛好者和推廣者。19歲的大學生辛玲玲享受錯身而過時跑友間的一聲加油,34歲的白領張洋享受接近極限時跟自己“較勁”的勇氣,31歲的跨界媒體人竇雨佳享受跑步為人生打開的窗戶之外變幻的風景。

  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蔣南翔在1957年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和保障,面對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今日青少年責無旁貸。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全面發展是人的自覺追求,同時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是實現“兩個百年”宏圖的重要目標。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我們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尤其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體育教育改革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速。

  姚明在退役新聞發佈會上説:“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我的價值和夢想。”

  青少年們唯有奮鬥,才能不負青春、不負家國、不負時代。

  凝神聚力 在圓夢兩個百年的征途中砥礪前行

  體育對於國家民族的精神價值在2500年前就有例證。公元前490年,雅典戰士斐迪庇第斯狂奔40公里,高喊出“我們勝利了”。倒地死去的士兵傳遞的是反抗侵略的勝利喜訊,留存的是一個民族賴以生生不息的不屈精神。

  在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道路上,體育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

  1981年,中國男排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遭遇韓國隊,在先失兩局的逆境下背水一戰連扳三局,晉級世界盃決賽圈。消息傳來,北大學子熱血澎湃,“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呼喊,響徹燕園。

  民族情懷在女排締造“五連冠”時得到徹底釋放。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廣為傳頌,成為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初期銳意進取、昂首前進的精神動力。

  2008年,著名的“奧運三問”刊發後整整百年,中國人圓了舉辦奧運會的夢想。圓滿出色的組織工作,金牌榜首的競技巔峰,托起激情澎湃的民族豪情。

  過去的七年間,體育英雄依然能撞擊人們的心靈,在低谷中爬起重奪世界冠軍的女排仍舊能點燃人們的激情。但對更多普通人來説,體育已經不等於競技,競技已經不等於金牌。人們普遍以更加理性、平和、成熟的心態面對競技場上的勝負得失。

  在青運賽場,太原姑娘穆璐雅終場前命中三分但隨後罰球偏出。本隊恰以1分之差飲恨令拼到精疲力竭的少女掩面而泣,而現場觀眾在終場哨響後久久駐足,把掌聲送給拼光“最後一顆子彈”的太原女籃。

  魯迅先生曾説:“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固然與物質雄厚有關,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形成的堅強、開放、理性、成熟的精神狀態同樣重要。自尊、自信、自強,是一個民族傲然立於當世、昂首面向未來的精神基石。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體育既提供精神動力,也將成為經濟轉型、科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一年前,《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臺,體育産業在經濟新常態下逆勢上揚。阿裏巴巴、萬達等眾多實力企業的重金投入,中超轉播版權5年賣出80億元,預示著體育産業十年邁上5萬億的宏圖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作為朝陽産業和綠色産業,體育産業更將成為轉方式、調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抓手。

  激發活力,砥礪當下;擁抱青春,贏得未來。首屆青運會奏響的體育進行曲,將激勵新一代中國青年,用強健的體魄、昂揚的精神,百折不撓的勇氣、理性平和的態度,為中華民族點燃生生不息之火。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173年前,林則徐在人生低谷依然無所畏懼,躬身為國。後世青年當以此為楷模,把個人理想融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用各自滿懷激情的夢想共同托起沉甸甸的中國夢。

相關閱讀
  • 封面人物
ipad版
iphone版
安卓手機
安卓pad

下載央視體育客戶端,精彩賽事,即刻呈現!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