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福州10月24日體育專電(記者李嘉 王春燕)正在福州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賽程已經過半,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副司長孫遠富24日在主新聞中心介紹了從城運會到青運會的沿革。
第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于1988年在濟南舉行,之後的幾屆城運會,分別在河北唐山、江蘇南京、陜西西安等地舉辦。2011年,第七屆城運會在江西南昌舉行,這也是最後一屆全國城市運動會。2013年全國城市運動會更名為全國青年運動會。
孫遠富説:“當時創立城運會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在奧運會的重點項目上儲備人才,讓一批小將通過城運會的平臺進入到奧運賽場。城運會截止到2011年舉辦了7屆,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宗旨,一是促進城市體育的發展,二是推動後備人才的培養。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國際上對青少年培養體系的變化,為了和青奧會接軌,也為了使城運會的後備人才培養在原有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從這屆開始把城運會更名為全國青年運動會。”
孫遠富説,“青運會和城運會最重要的一點區別是青運會在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文化交流上有獨有的特色,這點與以往舉行的綜合性運動會變化比較大,(青運會)讓我們的青少年通過這個平臺得到鍛鍊交流和成長,讓青少年全面發展,這是青運會設立的基本目標和原則。”
“這屆青運會最突出的一點是文化交流,特別是青運村裏的文化小屋這種,這是借鑒青奧會的經驗,目前還在探索。未來青運會的發展在促進運動員文化交流方面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措施,”他説。
本屆青運會在福建省福州、廈門、漳州等9個地市舉行。包括港澳臺在內的80多個參賽城市組團參加。青運會雖然和城運會相同仍舊以城市為單位組團,但在運動員管理上強化了省一級的管理。
孫遠富説:“原來的城運會,省一級在整個運動會的架構上沒有體現出來,參賽運動員多數都進入到了各省的後備梯隊,很多日常管理是在省裏面,以城市為代表團組團,城市和省在銜接上有不足的地方。城運會更名為青運會後,這次特別加強了省的管理,從技術環節上,比如報名和代表團組成這方面都要求各省有人員進入到代表團,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是為了加強對運動員的管理,讓他們更好地成長和全面發展。”
雖然強調省一級的管理,但孫遠富表示目前關於青運會未來是否會以省為單位組團仍在探討中,“城市和省兩個層級在這個問題上都有不同意見,各有利弊,目前還沒有定論,”他説。
孫遠富還談到未來青運會的改革可能會有項目設置上的變化,“現在的項目設置有些過於龐大,26個大項已經接近奧運會,小項已經超過奧運會。這對於舉辦地來説是大的負擔,特別是現在對選擇舉辦地進行了改革。原來是輪辦,現在是申辦的方式。這樣的改革讓更多地方都有機會,但是如果不對競賽規模進行一些調整,那麼對於承辦單位來説負擔比較重,具備承辦能力的單位會越來越少,對承辦地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困難。”
孫遠富表示,青運會需要改革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還未進行很好的梳理,“到這次比賽結束後,我們會更好地總結、梳理下一屆辦賽的改革思路,通過方方面面的渠道廣泛徵求意見,最後才能定下來,”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