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冬奧會歷史上的獎牌突破是從速滑開始的,1992年,速滑名將葉喬波在第16屆冬奧會上斬獲500米、100米兩項速滑亞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速滑實力。但這枚速滑冬奧會金牌,卻一直成為國人心中期盼已久的夢。22年之後,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這個項目終於迎來了新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人站在1000米速滑項目世界最高的領獎臺上,這個人便是張虹,而成就這一切的張虹其實訓練速滑僅為6年時間,6年,從“半路出家”到登頂巔峰,這又是怎樣的一段傳奇?
1988年出生的張虹7歲開始接觸滑冰項目,12歲開始便在哈爾冰市隊進行訓練,一練就是7年,在第10屆冬運會、第11屆冬運會上均是作為短道速滑運動員和王濛等隊員一起在賽場拼殺,但成績並不理想,雖然張虹在短道速滑上也曾拿到過全國錦標賽冠軍,因為身高馬大,滑行中不容易過人,成績不穩定等原因一直都沒有入選國家隊。
直到2008年初,張虹的職業生涯迎來了重大變化,由短道速滑改練速度滑冰,兩個項目看起來都是在冰面上進行,似乎區別不大,但真正滑行起來卻在技術上相差很多。一切從零開始,技術動作不適應都是張虹所面臨的困難。用她的話説當時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狀態”,在問及她之前練習的短道速滑對速滑是否有幫助時,張虹笑著説:“其實,運動員練習的每個項目都會有影響,雖然之前練習的是短道,主要講究團隊戰術配合,但與大道在技術方面還是很相似的,而且短道對彎道技術要求還很高,這對我改練大道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張虹1米74 的“高大”身材在短道上的不利因素轉到大道速滑也反而成了優勢。
儘管“半路出家”,但張虹的成長速度卻是非常快的,熟悉張虹的人都知道,她屬於起跑較慢的運動員,所以每次比賽,發令槍一響,衝到前面的往往都是對手。對此,張虹也很坦然,“這就是我的特點,我的強項是後半程,可能也因為之前練習短道速滑的原因,對於在後半程超越對手更有信心。”在2012年的第12屆冬運會上,代表解放軍出戰的張虹在改項後的第4年終於破繭成蝶,一戰成名,戰勝了王北星、于靜在內的諸多名將,最終奪得全能冠軍。
從半路出家到索契登頂,張虹改項目6年,和教練馮慶波也配合了6年。馮慶波透露,張虹從出成績到參加奧運會,其實也就3年多的時間。對於這個速滑項目的“新人”,出征索契冬奧會張虹也並非奪冠熱門人選,王北星和于靜被視為是中國隊該項目上實力最強的兩位選手。但于靜因傷退賽,王北星又狀態不佳這讓中國女子速度滑冰奪牌、甚至奪金的壓力全都轉到了張虹的身上,最終張虹發揮優異,用實際行動成就了歷史性的突破,挑起中國速度滑冰的大梁,張虹也被視為是奧運後中國速度滑冰新一代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