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倫敦1月23日體育專電(記者 王子江)國足亞洲盃上的頑強表現刺激了人們對中國足球的期望,要求改革圖強的呼聲再起。在職業化、市場化、基層足球以及設施完善等方面,中國足球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有很多,但同樣重要卻往往被忽視的,是反對外國足球在華“傾銷”。
許多英超豪門公開聲稱,他們最大的球迷群體在中國。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球迷眾多。
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意甲、德甲和英超先後在中國實現了電視轉播,經過近30年的時間,歐洲幾大聯賽在中國落地生根。中超的地位與他們的差距越拉越大,甚至曾因為電視臺的拒播,一度到了可有可無的境地。
中超缺乏號召力,與前幾年“圈子”混亂,“假賭黑”氾濫有直接關係。但在整個市場四門大開的情況下,本來脆弱的中國足球在列強蜂擁而入下失去市場份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即使與擁有世界第一職業聯賽的英國相比,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也實在令人瞠目。
在英國,除了政府規定國家隊比賽必須免費播出外,幾乎所有的俱樂部比賽的電視轉播,都是收費的。因此,作為現代足球發源地的英國,除了世界盃、歐錦賽和友誼賽之外,打開電視很少能看到足球比賽。對於本國的足球比賽尚且如此,國外足球在免費頻道上播放更是罕見。
英國《泰晤士報》首席體育記者和著名專欄作家西蒙·巴恩斯曾説,付費電視轉播的比賽是提供給真正的體育愛好者看的,而免費轉播是告訴人們:這個體育項目是大眾項目。
毫無疑問,歐洲足球五大聯賽的比賽質量非中超可比,但即使是西方奢侈品,進入中國的市場之前也必須繳納關稅。五大聯賽從中國賺取高額的電視轉播費後,在中國高水平足球賽事日益增多的今天,我們很難説他們對中國足球有什麼實質性的貢獻。
在商言商。五大聯賽首先是一項大的體育産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市場,任何俱樂部都不能忽視這個市場的重要性,而中超本身就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既然在中國有了深厚的基礎,中超的壯大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電視轉播費過去20年來一直是歐洲頂級聯賽俱樂部的生命線。寫這篇文章時,英超聯盟正在與天空電視臺和英國電信就新的電視轉播合同進行討價還價,據業內人士透露,下一份三年合同金額高達50億英鎊,平均每場比賽的轉播費就高達1000萬英鎊,大約1億元人民幣。形成強烈對比的是,2012年,中超的電視轉播費只有730萬元人民幣,各個俱樂部的分成在收入中可以忽略不計。
反對外國足球以免費轉播形式的“傾銷”,並不是封殺高水平的國際足球比賽,而是將國外聯賽納入中國足球的發展軌道。
有英國的足球專家將中國的足球産業與汽車産業相比較,提出以市場換技術,互利互惠,最終建立我們自己的足球品牌。試想一下,如果改革開放之初,外國汽車品牌也如足球一樣毫無阻攔地殺進中國市場,中國是否有現在的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中國汽車業是否還有能力收購沃爾沃等國際品牌?如果中國入世之後,沒有對好萊塢的電影實行進口配額,中國電影業是否能創造連一部《小時代》都能有10億元票房的奇跡?
限制國外聯賽的“傾銷”,可以有多種方式。譬如強令要求付費直播,避免讓全民買單;建立中國足球發展特別基金,在中國每播出一場比賽,從電視轉播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門用作發展中國足球,尤其青少年足球;鼓勵國外俱樂部與國內俱樂部建立合資球隊,要求他們為中國的青少年訓練提供方便,同時引進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
與汽車以及電影業相比,中國足球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現在借亞洲盃的東風,內修政理,外限強權,與五大聯賽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順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潮流,足球崛起,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