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恒大1500萬歐元引進巴西國腳高特拉,直接讓中超的轉會費紀錄衝破了一億元人民幣;山東魯能買來了巴西隊的現役主力中鋒塔爾德利;上港為請回早已在中超證明過自己的孔卡,開出了世界足壇前十的高薪……
2015賽季尚未開始,中超一筆接一筆的天價交易已經引來了人們一遍又一遍的驚呼和感嘆。中超四連冠,再加一座亞冠獎盃,廣州恒大靠的就是不計成本地“砸錢”。從重量級外援到世界級名帥,這樣的成功模式直接刺激到了其它中超俱樂部,所以才會有了如今轉會市場上支票飛舞、揮金如土的“宏大場面”。當撒錢的豪門不再只是恒大一家,為了中超冠軍或亞冠資格,不少俱樂部都加大投入,今年中超註定將進入“金元足球”的時代。
“砸錢”的恒大不再寂寞
新賽季前,率先在轉會市場上弄出大動靜的還是廣州恒大。巴甲冠軍球隊克魯塞羅的主力、巴西現役國腳,只有23歲的高拉特被恒大炒到了1500萬歐元身價,即使是在最近歐元匯率大跌的情況下,這一筆交易依舊超過了一億元人民幣,刷新了中超轉會費的紀錄,直接將中超引援帶入了“億元時代”。接下來,廣州恒大又用1100萬歐元的價格簽下了奧地利冠軍薩爾斯堡紅牛的巴西籍主力前鋒阿蘭,要知道這位射手在本賽季歐聯杯比賽中不但帶領球隊成功入圍淘汰賽,並以8球在歐聯杯射手榜排名第一。
接著,一直憋著勁要和廣州恒大爭中超冠軍的山東魯能也完成了一筆豪購。還記得那個在去年北京鳥巢的巴西阿根廷對抗賽中梅開二度的塔爾德利嗎?巴西隊新9號已經穿上了山東魯能的球衣,如果俱樂部官方公佈的數字準確,“大魯能”足足花掉了550萬歐元的轉會費,而且塔爾德利在山東的年薪達到了480萬歐元。
隨著上港集團入主原先的上海東亞,中超又多了一個不差錢的俱樂部。當然和廣州恒大山東魯能的引援模式不同,精明的上港俱樂部將錢砸在了已經在中超證明過自己的“成熟型”外援身上。從廣州富力搶到合同到期的達維,據悉上港方面開出的年薪是達維在富力的兩倍多。選擇孔卡更是因為這位曾經的“天體之王”既有實力,又能迅速提升俱樂部的吸引力。當然付出的代價也不菲,巴西媒體盛傳上港給孔卡開出的合同中,年薪接近一千萬美元,不但排進世界足壇球員收入的前十,甚至比巴薩兩大西班牙巨星哈維和伊涅斯塔賺得還要多。
從當初的廣州恒大一家獨大,衝上中超後接連買進孔卡、穆裏奇、埃爾克森等強力外援;到近兩個賽季山東魯能在勒夫、阿洛伊西奧和蒙蒂略身上瘋狂地花費1850萬歐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本賽季再買來巴西國家隊主力前鋒塔爾德利;再到如今全新的上海上港為了儘快提升球隊實力和號召力的鉅額投資,16支中超球隊,2015賽季有三傢俱樂部在轉會市場上進行瘋狂的“軍備競賽”,足以對新賽季中超帶來巨大影響。大牌球星紛至沓來,對於中超的影響力和關注度絕對是一件好事。中超冠軍爭奪戰不再是廣州恒大一枝獨秀,變得更有懸念,對於聯賽的長期發展同樣有積極的意義。
幫助完善聯賽“生物鏈”
經濟實力雄厚的俱樂部將中超帶入“金元足球”的時代,也許會有人擔心那些手頭拮據的中小俱樂部未來的前景。其實聯賽大鱷的存在未必就是壞事,而且從歐洲聯賽的經驗來看,可能還是進一步完善俱樂部生存模式的好事。
外援出場只能是“3+1”,所以場上剩下的7個名額必須留給本土球員。不管是廣州恒大、山東魯能,還是上海上港,再有錢也不可能完全依賴大牌外援打遍天下,豪門對於優秀本土球員的需求量非常大。像廣州恒大,只要稍稍在聯賽中踢出點名氣的本土年輕球員,都是他們關注的目標;山東魯能也想盡一切辦法囤積本土球星;上海上港到目前為止只引進了兩位內援,其中一位還是老將孫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實在沒有什麼合適的本土球員可供挑選。
本土球員的供不應求直接導致了轉會價格虛高的局面,從今年的轉會市場上來説,小有名氣的本土球員轉會費“起步價”都超過了1000萬元人民幣,國字號球員起碼2000萬元人民幣,像于大寶這樣的球員更達到了3000萬人民幣。如果花同樣的錢引進外援,能力值基本上比本土球員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既然豪門都在爭搶本土球員,本土球員的銷路如此之好,那必然會讓那些在財力上無力和豪門抗衡的中小俱樂部漸漸將精力放到年輕球員身上,通過培養和出售本土優秀球員來維持運轉,這不失為一種生存之道。而那些無法一下子就在豪門獲得出場機會的年輕球員也能夠通過在中小球隊的磨練完成優勝劣汰,真正有能力的再去大俱樂部發展,進而成為本土球員中的佼佼者。
富有富的精彩,窮有窮的活法,一個健康的聯賽,比如英超、德甲和西甲等,他們的俱樂部都有這樣的自然分化,也需要有這樣的差異。要是中超能出幾家像南安普頓、塞維利亞這樣的“人才庫”俱樂部,那就是中國足球的一大幸事。
次生災害:影響國家隊
當然,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而“金元足球”同樣有弊端存在。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過多依賴外援將嚴重威脅到本土球員的成長,聯賽是精彩好看了,國家隊層面上卻留下“一地雞毛”。
就拿本屆亞洲盃來説,佩蘭天天都在為球隊的鋒線人選而煩惱。第一場和沙特的比賽,啟用於海突前打“無鋒陣型”,與其説是主動變陣,還不如説是無奈之舉。第二、第三場派上郜林首發,四分之一決賽武磊出任中鋒,都是顆粒無收。國足在亞洲盃上打進5球,沒有一個是前鋒破門(于海和沙特比賽中的任意球破門時,他的位置已經變成了前衛)。中鋒出身的郜林,在前場強力外援扎堆的廣州恒大只能委身邊鋒,幾個賽季下來更是徹底變成了邊鋒;武磊連續兩個賽季是本土最佳射手,但到了國際賽場還是稚嫩和缺乏經驗。國足還有一位正印中鋒楊旭,可惜他在山東魯能也只能是替補,得到鍛鍊的機會實在太少。
有錢就用在刀刃上,新賽季,豪門依舊將引援的目標定在攻擊線上,畢竟這是離贏球最近的一條路,因此本土前鋒生存空間依舊很小,可供佩蘭選擇的就更少了。這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連英超都無法避免這樣的局面發生,更不要説中超了。
豪門任性地大肆收購國腳級本土球員,也未必是好事。像廣州恒大和山東魯能,近幾個賽季優秀的本土球員沒有少買,但除去4名外援,剩下的首發名額就剩下這幾個,導致很多原本有更大發展空間球員,足球生涯最黃金的時間被白白耗在了板凳上。這些被囤積的球員自然不會被輕易放到轉會市場上去便宜競爭對手,絕對是對於資源的巨大浪費,進一步扼殺本土球員的發展和生存。
其實中超目前的發展情況和幾年前的俄羅斯超級聯賽非常相似,俄超俱樂部的老闆為了成績不惜血本投入,特別是吸引了一大群天賦出色的巴西球員去“苦寒之地”淘金,一時間紅紅火火,但俄羅斯國家隊的水平卻是越來越不濟。
另外,俱樂部投資大了,浮躁的情緒也會隨之滋生。看看那些海灣國家的俱樂部和國家隊,阿拉伯老闆換帥和換球員就像換件衣服那樣隨便,我砸了這麼多的錢,就一定要求看到成績、看到獎盃,不行的話就走人。如果缺乏足夠的耐心,再多的錢也未必買得到成功,買得到冠軍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