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小組3連勝後,中國隊昨日馬不停蹄地從堪培拉趕回布裏斯班,備戰本週四與東道主澳大利亞隊的淘汰賽。昨晚,中國隊在昆士蘭體育中心訓練,訓練中佩蘭加練了點球。
策略
佩蘭準備苦戰“120分鐘”
作為中國隊的福地,布裏斯班在為中國隊帶來兩場小組賽勝利後,昨日又為中國隊送來了涼爽的天氣。前幾日中國隊離開時,布裏斯班的溫度曾高達30多攝氏度。不僅如此,布裏斯班體育場的草皮也在中國隊返回前進行了翻修。“布裏斯班帶給我們的好處確實很多,這裡天氣涼爽,能更好地進行備戰,很高興能回到這裡。”國足主帥佩蘭説。
訓練開始前,佩蘭首先給隊員講起了課。賽前的長會也導致訓練推遲了近半個小時。在更衣室裏,佩蘭對末輪小組賽進行了復盤,對隊員們上下半場的表現進行點評,他總結了朝鮮隊在陣型和打法上變化。佩蘭提醒隊員,下一場比賽一定要注意對手的戰術變化。
經歷了比賽和長途飛行,在昨日訓練中,主力隊員以體能恢復為主。上一場沒有過多消耗的隊員則進行了激烈的對抗。隨後,佩蘭召集10名替補球員進行點球訓練,楊旭、廖力生、于漢超、劉彬彬和李昂一組,吳曦、任航、吉翔、劉建業和武磊一組。
據佩蘭透露,早在坎貝爾小鎮備戰時,中國隊就進行過點球訓練。“淘汰賽要準備120分鐘比賽,出現點球的概率也很大。”佩蘭説。
彩頭
王大雷剪短髮“從頭開始”
上一場比賽,獨中兩元的孫可成為中國隊獲勝的最大功臣。他在比賽中拼到抽筋,頭部挂彩,佩蘭不得不趕緊換下愛將。“頭部的傷是硬傷,沒多大問題,一兩天之後就不會影響比賽了。”昨晚的訓練中,孫可頭部的繃帶已經不見。同時,隊長鄭智的背部在前晚也稍有不適,但也已無大礙。
隊中的另一名傷員是張琳芃,他沒有參加昨晚的訓練,從更衣室走出時,他的小腿上纏上了厚厚的冰袋。上場比賽第82分鐘,張琳芃感覺小腿拉傷,所以主動要求被換下。談及下場與澳大利亞隊的關鍵之戰,張琳芃表示,自己並不確定狀態是否會受拉傷影響。佩蘭表示,目前球隊還在觀察中,隊醫也在抓緊時間治療,這兩天的訓練可能會讓他選擇休息,等比賽前一天再看看他能不能登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隊第一場小組賽中,“指引”王大雷撲出點球的小球童斯蒂芬·懷特昨晚也與王大雷再次相遇。昨晚,王大雷走進訓練場就遠遠望見了斯蒂芬。二人親切地打了招呼,並互相擁抱。與朝鮮隊的比賽結束後,王大雷特地剪了個利落的短髮,“進入淘汰賽了嘛。從新開始,從頭開始。”
將論
張琳芃點出澳大利亞兩優勢
在與澳大利亞隊的正式交鋒中,中國隊還沒有輸給過對手,這對中國隊或許是一個心理優勢。但主帥佩蘭不這麼認為。“每一場比賽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就像我們之前沒有贏過烏茲別克斯坦隊,但我們這次擊敗了他。”佩蘭表示,對手是東道主,主場作戰會讓比賽變得比較複雜。
談到中國隊的優勢,佩蘭表示,中國隊會發揮自己的優勢遏制對手,“包括我們的團隊足球,以及隊員們技戰術執行的靈活性。”
目前隊內的進球王孫可表示,面對東道主,中國隊的優勢就在於意識和精神作風上不會比對手差,“我們也會通過每一次的積極拼搶爭取更多的機會,相信到時會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在與朝鮮隊之戰中,郜林不幸打入一粒烏龍球。他認為,迎戰東道主更能鍛鍊隊伍,“下場比賽前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雖然對手很強,但我們還是要好好發揮。”
張琳芃分析稱,澳大利亞隊員的身體很強壯, 目前雙方都沒有秘密。中國隊要做的就是在注意力上更加集中,“對方身體好,節奏快,我們要適應這兩點。”不過,張琳芃認為球隊並不懼怕澳大利亞人,“3連勝對我們的信心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最好。”
【記者觀察】
“蛾災”記
在韓國戰勝澳大利亞的比賽中,布裏斯班桑科普體育場涌進了幾萬名球迷,同時還有幾百萬個不速之客:飛蛾。看臺上、天花板上、通道的墻上都被大批飛蛾“佔領”,就連教練席和替補席也沒能倖免。當晚,亞足聯工作人員甚至動用了吸塵器。賽後,韓國球員寄誠庸説,“雖然布裏斯班場地問題很糟糕,但飛蛾更讓人困擾。”
昨晚,飛蛾再次“襲擊”了布裏斯班的各大體育場,這次中招的是伊朗和阿聯酋,還有訓練中的中國隊。
隨著球場燈光開啟,越來越多的飛蛾“蒞臨”昆士蘭體育中心,“觀看”國足訓練。在場邊拍攝的記者身上不時會停上幾隻,有的還會往衣服裏鑽。
結束訓練後,隊員們在接受採訪時,要不時揮手驅趕“熱情”的飛蛾,以免被飛蛾“親臉”。“剛訓練的時候還沒這麼多,這會兒是多了點,希望比賽的時候,它們會飛走吧。”佩蘭撇了撇嘴。
據當地人介紹,每當夏天來臨,昆士蘭的某些種類的飛蛾就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南遷,尋找庇護之所,以躲避夏季的烈日。一般這種情況不會持續超過一週。
澳大利亞昆蟲學家伊恩·康蒙曾在一份科學雜誌上介紹:飛蛾遷徙的線路原本世代相襲,但現在它們發現了城市的燈光。“它們以為太陽升起來了,於是它們紛紛落下,以尋找一個陰涼的地方,這就是城市突然出現各種飛蛾的原因。”
有趣的是,堪培拉的國會大廈是它們每年要“佔領”的地方。通過各種管道,蛾子們甚至可以飛進國會大廳。所到之處,建築物的墻壁上都覆蓋了一層厚厚蛾子。悉尼等澳大利亞東部城市目前都遭到過所謂的“蛾禍”。就連總理位於悉尼的辦公室也佈滿飛蛾,這還成了2013年的國際新聞。
但澳洲的土著卻把飛蛾當做美味,在享用它們之前,先將它們埋進燒熱的草灰裏烤熟,然後搗碎做成“蛾肉泥”,最後製成了一種“味道近似胡桃”的食品。
今天,蒙戈巴瑞拉自然保護區的當地人還保留著過蛾子節的傳統。每年飛蛾來臨時,這裡便成了歡樂的海洋,人們表演傳統節目,投擲長矛和迴旋鏢,舉行各種比賽和慶典。
每年二三月,當蛾子們飛回昆士蘭時,早已失掉了當初飛往南方時的氣勢,一部分蛾子死在了半路上,而另一些則被吃掉了,最終飛回昆士蘭的幸運兒只有千分之一。“翻過身來的蛾子體面安詳,毫無怨言地躺在那。它似乎在説,死亡比我強大。”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在《飛蛾之死》中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