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體育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直播點播NBACBA國足中超歐冠英超意甲德甲數據客戶端策劃

勇敢者的運動 鐵人三項科普知識

體育資訊央視網體育綜合 2014年09月04日 11: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發展歷史

鐵人三項起源於美國。1974年2月17日,一群體育官員聚集在夏威夷群島的一個酒吧裏爭論:世界上究竟哪一種體育運動項目最具有刺激性,挑戰性;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有的説是橄欖球,有的説是渡海游泳,有的説是足球,還有的説是長距離自行車,登山馬拉松等等,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最後,美國海軍准將約翰·科林斯提出:誰能在一天之內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游泳3.8公里,再環島騎自行車180公里,最後跑完42.195公里的馬拉松全程,中途不得停留,誰就是真正的鐵人。科林斯的想法得到大家的的支持,於是第二天就有15人參加了比賽,其中還有1位女選手。結果有12人賽完全程,就這樣一項挑戰自然、戰勝自我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就在這種充滿戲劇性、冒險性的情況下誕生了。該比賽第一名的成績為11小時46分。
      該次比賽後人們就把這項一次連續組合完成游泳、自行車和長跑,並在運動員體能、速度和技巧上提供挑戰的綜合性體育運動項目稱之為"鐵人三項"。並追認該次比賽為首屆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是一項意義性運動項目。

 發展

 鐵人三項運動在夏威夷誕生後,最初僅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流行,後逐漸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法國、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廣泛開展。
      美國的聖地亞哥從1974年開始便正式開展了鐵人三項比賽,隨後鐵人三項運動便迅速風靡了歐美和世界各地,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為了更好地發展該運動,國際鐵人三項聯盟于1989年4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加拿大。到2000年為止,國際鐵聯已發展到具有126個國家、地區團體的會員國際體育組織。據2001年國際鐵聯快報上的統計,全世界參加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和比賽的人數已達到500多萬人,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的大小鐵人三項賽事有三千多次。而通過電視轉播收看鐵人三項世界盃賽的觀眾達2億多人。國際鐵人三項聯盟每年都組織很多比賽。其中有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最大高達91歲。比賽的規模逐年增大,參加比賽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美國人認為,最具刺激性、挑戰性的體育運動是"鐵人三項";日本人認為,最能體現民族精神的也是"鐵人三項"……鋻於鐵人三項運動在世界各地發展迅速,奧運會、友好運動會、汎美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世界軍體大會、亞運會、中國全國運動會都將鐵人三項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鐵人三項于1994年被國際奧委會正式列入奧運會大家庭,2000年悉尼奧運會萬眾矚目的第一個比賽項目就是女子鐵人三項比賽。

現狀

國際鐵人三項聯盟每年都組織很多比賽。其中有奧林匹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在世界各地舉辦的10-12站鐵人三項世界盃系列賽;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盃系列賽;標準距離和長距離鐵人兩項世界盃系列賽與世界錦標賽,此外還有冬季鐵人三項賽、室內鐵人三項賽、殘疾人鐵人三項、青少年鐵人三項賽等。比賽一般分優秀運動員組、青年運動員組和業餘分齡組,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年齡最小的僅9歲,最大達91歲。比賽的規模逐年增大,參加比賽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鐵人三項運動起源於美國夏威夷,據統計,在美國每年參加正式或非正式鐵人三項比賽的人數約為15萬人。到2003年止,美國鐵人三項協會有正式會員45274人,其中男性佔71%,女性為29%。2002年全美鐵人三項賽事多達850次。
      每年英國經官方批准的賽事可達350次,幾乎每天都有比賽。全國有200余家鐵人三項俱樂部。
      澳大利亞悉尼世界盃賽組委會數據:
      ·54%的愛好者年齡介於16至34歲
      ·57%的愛好者家庭年收入超過43000美元
      ·47%的愛好者有大學教育背景
      ·63%的愛好者無負責贍養的人,有充足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75%的愛好者為白領或藍領管理者
      ·77%的愛好者為活躍的體育參與者

 賽事規則
      鐵人三項比賽是技巧和耐力的嚴峻考驗,這種艱苦的比賽包括3個部分。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的鐵人三項比賽由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車和10公里的長跑一起組成。鐵人三項比賽的運動員在不同項目之間不能停頓,一項比賽到達終點後就要立即進入下一項比賽的起點。

男子和女子的鐵人三項比賽都是一次性的在同一個路線上分別舉行。最棒的男子運動員要用1小時50分鐘完成比賽(游泳20分鐘,騎自行車1小時,長跑半小時),而最好的女子運動員要比男子運動員多用12分鐘。第一個完成全部三項比賽的獲得冠軍。
游泳

游泳是三項賽的第一項,在悉尼奧運會上將設置一座浮橋,運動員們從浮橋上同時跳水出發。他們要沿著由浮標和繩索標誌出的三角形路線前進,如果有人抄近道就會受到處罰。運動員可以用他們喜歡的任何姿勢游泳,但實際上所有的運動員都選擇自由泳。

從水裏上岸後,運動員要馬上轉入自行車的賽程。在自行車賽段中,整個賽程必須騎自行車完成。但是如果車胎出了問題,運動員可以帶車跑到換胎站換胎。一般來説,運動員必須自己換胎,但是悉尼奧運會專門訓練了人手來完成這項工作,他們被分配在沿著賽道的6個換胎站裏服務。直到1995年,奧運會都禁止自行車手借助前面選手的氣流前進,因為人們認為這樣做對前面的選手是不公平的。騎手必須設想一個長10米、寬3米的長方形環繞在周圍,作為氣流區。他們不能讓自己的氣流區與其他運動員的重疊,除非要超車。但是執法機構發現要執行這一規則有極大的困難。所以1995年他們廢除了這條規則,讓騎手們自由的互相借風。但現實中騎手們中間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約束著每一個人不去借風,任何人打破規矩很快就會失去別人的尊重。
長跑

長跑賽段最重要的規則就是運動員必須用自己的雙腳完成全部比賽。這一條聽起來顯而易見,但是在一些令人難忘的鐵人三項比賽中,尤其是最艱苦的夏威夷鐵人三項賽中,有一次美國選手朱麗·摩斯最後就是爬過終點線的。這種情況不能在奧運會上發生。
換項

在緊張的比賽過程中,一名運動員從游泳換到自行車或者從自行車換到長跑所用的時間至關重要。所以規則規定在換項區域裏的運作要受到嚴格的監控。運動員在換項區域內不能阻止其他的運動員,或者侵犯他人的競賽設備。他們必須使用指定的專用自行車架,完成自行車賽段後再將自行車放回原架。從運動員將自行車從架上取下時起直到完成自行車賽段並將自行車放回原架時止,運動員必須戴好頭盔以保證安全。運動員必須在指定的區域或者起始線處上下自行車,在換項區域內不得騎車。

最後,禁止任何人裸體或者不適當的暴露身體--這條規則看似簡單,但當運動員快速從水中上岸,脫掉防水衣、戴上頭盔、套上鞋子,還要從架上取下自行車,“事故”常常會在這時發生。運動員的目標是在30秒以內完成換項的工作。
處罰

比賽期間,運動員不能互相阻擋或妨礙,更不能惡性競爭,做出危險動作。如果運動員在游泳比賽中犯規就要被罰在游泳賽結束後停留30秒再繼續比賽。如果在自行車或者長跑賽段中犯規,裁判可能出示黃牌警告。這時運動員必須停止比賽等待裁判警告後才能繼續。如果嚴重犯規或者多次犯規,運動員就會被紅牌罰出賽場。兩張黃牌積累就會得到一張紅牌,紅牌自動罰下。規則鼓勵裁判在比賽中前攝性的警告以阻止犯規的發生。但是他們不必在出示第一張黃牌以前警告犯規的運動員。當然規則的重點是保證比賽順利的進行,裁判介入的越少越好。

路線設計原則

在保證比賽運動員安全和公平競賽的前提下,場地的設計和佈置要盡可能的以轉換區為中心構造一個主會場區域。轉換區應靠近游泳起點。主會場區域包括貴賓和觀眾看臺、轉換區、總終點,以及大屏幕電子顯示器、計分牌等設施。賽場的管理區域主要包括:游泳出發區、游泳終點至轉換區的通道、轉換區、終點通道和終點門、醫務區、運動員恢復區、休息區、媒體及媒體區、計時和成績統計區、終點混合區等。

游泳賽場地設置
      游泳可在水域寬闊的江河湖海中進行。游泳路線可用浮標在水面設置成矩形或三角形;起、終點最好設在同一地點;游泳出發可採用碼頭跳水或由岸上跑入水中等出發形式;游泳水域水深至少1.8米,要求水情穩定安全,水質須符合衛生標準;水溫一般應在20℃以上,20℃以下運動員可穿鐵人三項比賽專用的保暖泳服進行比賽。

游泳起點:如採用碼頭跳水出發的方式,至少要設置一個能容納所有運動員的60米×2米的出發平臺和為所有運動員提供公平出發位置的出發線帶。優秀組的運動員之間應享有至少75厘米的間隔空間。游泳路線:理想設計為順時針方向遊進,每圈750米,全程為2圈。第一個轉彎處距離出發線不應少於300米。游泳終點:至少有4米寬,地面以藍色地毯覆蓋,並在附近設置淡水淋浴通道和飲水站。

轉換區設置要求
      優秀組比賽的轉換區最小寬度為9米、最小長度為30米,並安放足夠的車架,以便為每名運動員提供至少75厘米(分齡組運動員的空間至少為60厘米)的空間。轉換區的入口和出口要有足夠的寬度,流向要朝同一個方向,分別在進、出口外部附近設置上車區和下車區(1米寬,至少6米長),並設置黃色的上車線和下車線。

自行車賽段設置
      要求賽道路面平整、寬度不應少於5米。優秀組比賽的自行車賽道路線應設計不少於3圈,理想賽道為6~8圈的環形賽道。賽道應包括坡度和彎道等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路線,避免180度的折返。賽道中禁止出現交叉路段,整個路線要對其它車輛封閉。在進出轉換區的沿途應至少有400米長的安全護欄。賽段中,要設置至少兩個備用車輪站。

跑步賽段設置
     要求賽道路面平整、賽道寬度不少於3米,無交叉,並要對其它車輛進行封閉。賽段全程必須有明確的路線指示標誌。每1公里要設里程指示牌,每2公里至少設一個飲水站,每個飲水站的長度至少30米。賽道轉彎處應放置明顯的箭頭指示標誌,並要有良好的視線。在跑步賽段的終點線前要求至少有3米寬、100米長的直道。
 

相關閱讀 鐵人三項 | 運動
我要糾錯編輯:宋程 責任編輯:
  • 封面人物
ipad版
iphone版
安卓手機
安卓pad

下載央視體育客戶端,精彩賽事,即刻呈現!

860010-110307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