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電話不通,他又沒留地址。我找不到他肯定哭,那邊報到馬上要到了,這邊找不到他我肯定哭。
去外交部報到的日期馬上就到了,如果不按時回去,不單要失去這份外交部的工作,還要賠償一大筆違約金,可楊舒春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不見了蹤影,父母着急得幾乎崩潰。楊舒春究竟去哪了呢?
楊舒春:等到了最後一段時間,我已經不再敢回家了,有點怕我爸媽做出過激的激動,等於把生米做成熟飯,直接一走了之。
楊舒春一走了之,目的竟然正是為了不去外交部報到。
父母: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
楊舒春:無論多大困難,付出什麼代價,我都要去做。
父母情緒幾乎崩潰,找了楊舒春三天,始終沒有他的任何消息。眼看著已經錯過了去外交部報到的日期,老兩口只能無奈地自己坐著火車去了北京,替楊舒春到外交部説明情況並交了違約金。
![]() |
父母:那不叫賠,叫還,學費生活費都是外交部出的。
楊舒春:我覺得我對不起我的父母,讓他們為我的行為買單。
高中同學:天平的一端是去外交部,另一端是不去外交部,還要賠上一大筆錢。
那麼,楊舒春為什麼要做出這個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決定呢?
他的轉變就發生在去西班牙公派留學那年。
楊舒春從小就有個愛好,那就是喜歡踢足球。
記者邱燕妮:10,11……
楊舒春:不行,你一數我就緊張。
因為喜歡足球,在西班牙留學時,楊舒春便在報社找了一份報道足球比賽的工作。這個報社創辦人的經歷,讓他熱血沸騰。
楊舒春:這個報社是一個中國人辦的,他當年到西班牙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最後赤手空拳,有了好幾億身家。
![]() |
這個人的創業經歷,讓楊舒春覺得自己必須要放棄外交部的工作。
楊舒春:如果讓我覺得我一眼可以看到我八十歲、六十歲的時候在幹什麼,我會覺得很恐怖。我的人生應該是每天充滿變化,每天在奮鬥中,每天在變化中不斷地前行。
帶着白手起家,異國創業的激情和夢想,2003年9月,楊舒春再次回到西班牙。他一邊在馬德里大學攻讀市場學碩士學位,一邊在報社和進出口公司打工,攢錢準備創業。
楊舒春在進出口公司打工時,認識了一些代理商,這些人專門幫像快餐店這樣的零售企業採購促銷時的贈品。
2007年,楊舒春用5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50萬元,註冊了一個貿易公司,從中國定制小商品賣給那些認識的代理商,從中賺取差價,最好的時候,一年能賣出上千萬。
到2011年,他已經在西班牙有房有車,過上安逸的日子。
高中同學:我們説你在西班牙混得好我們都去投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