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偉:讓座面前,寬容是我們最完美的所作所為

發佈時間:2010年05月11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杭州一位女子在公交車上拒絕給老太太讓座,被同是乘客的七旬老伯拍下四張照片,並稱要將照片傳至網上,女子要求老伯將照片刪掉遭到拒絕後報警。律師表示,讓座只是一種道德行為,法律上並沒有規定公交車上一定要讓座,老伯隨意拍攝別人,對方有權要求刪除。(5月10日《都市快報》)

    關於公交車讓座的爭論由來已久,然而這一新聞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或許是因為這位老大爺採取了一種頗為“時尚”的意見表達形式。所謂“有圖有真相”,拍照上傳網絡顯然比單純的道德譴責的影響力大得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大爺在用現代手段維護傳統道德的時候顯然忽略了現代的道德觀。

    隨著數碼化和信息化的普及,拍照上傳網絡已經不能算是一件新鮮事兒。如果説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那麼如今意見表達方式也在不斷形成新的道德規範。在對陌生人拍照時最基本的道德應該是告知對方自己拍攝的目的,並徵得對方的同意,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但是,在這位老大爺看來,拍照上傳網絡似乎天然地成為了其進行道德審判的工具,甚至可以違背當事人的意願,這本身就是違背道德的一種行為。用違背道德的方式來訴求道德,和以暴制暴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盲目的對別人的行為發動道德審判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更何況在手段上又再次違背了道德。老大爺的舉動是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宣揚傳統道德的,只會強化不同見解之間的衝突,想來這恐怕也是違背這位老大爺初衷的。

    其實,不管是什麼採取什麼樣的表達形式,關於給老人讓座的道德爭論,依然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無法達成共識。在這樣的現狀下華茲華斯的一句詩句或許能讓這位老人寬心——“正義之神,寬容是我們最完美的所作所為”。

    寬容是一種被廣泛認同的價值觀念,但我們這個社會卻缺少對這個詞彙真正的理解,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寬容給出的定義是: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如果這位老大爺真正讀懂了這一定義,或許便能夠釋懷了。

    我們處在一個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都與權利擁有獨立的、自由的對於道德的理解。道德的本意也不是由別人強加的審判,而是人們內心中的所守望的善的規則。如果在道德的理解上出現分歧,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素養首先在於學會寬容。然後,可以通過道德的榜樣和理性的説法去努力影響別人,如果以非道德的行為去試圖對別人進行道德審判,顯然是難成正果的。

 

責編:趙春曉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