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5月8日《焦點訪談》再次報道,越來越多的方案商、手機廠商和手機增值業務供應商開始聯手,變換著花樣給手機內置收費菜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自願”鑽進了預設的圈套。
這樣的啞巴虧,只有極個別消費者從沒有吃過。各級主管部門雖屢屢出手整治,收效甚微,甚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參與廠家由山寨機擴展到了品牌機,參與內容商由中小型擴展到業內前幾位,吸費手段由內置菜單擴展到惡意應用,吸費業務由純內容業務擴展到手機報等合作業務,大有野火燎原的勢頭。
和一位山寨機老闆聊過,去年經濟危機加手機掃黃,確實讓他們消停了一段日子。不過,山寨的智慧顯然更像一株頑強的小草。這麼多人要吃飯,整條産業鏈仍舊要生存。按理來説,儘快轉型才是正道,可是,山寨經濟只是一隻寄人籬下的寄生蟲,説了算的還是背後的&&大哥。
幾個老大近年來沒少自查自糾,可是公眾看到的只是“打補丁”,思維還是舊版本。我想,連原本正襟危坐的品牌手機、大型內容商和軟體商都迫於生計,不顧臉皮加盟如此雞鳴狗盜的勾當,至少説明這個行業裏,給民營資本留下的剩菜剩飯是多麼食不果腹。
有人譴責“資本都是貪婪的”,似乎企業家為求利潤就會不擇手段,恣意妄為。但現實並非如此,在這條“手機産業鏈”上,正規軍好像很難有手段把“利潤最大化”。反而,依靠壟斷優勢,才能給消費者下套。
因此,與其用整治街頭牛皮癬的手段搞清潔運動,不如,先檢討壟斷,是不是&&大哥的某種惰性讓行業缺乏進取精神和自我凈化的能力?如某業內人士説的,長期以來,某些企業製造客戶“自願”向其付費的假象,是用先進技術做“偽證”。經濟學家多稱這種行為是“強盜經濟”。有一天強盜被法律看起來了,習慣山寨的整個電信行業,還有沒有那個肌肉再和蘋果、諾基亞爭高下呢?
責編:趙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