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1
特殊團圓:別樣“80+”的新春
  •   “春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又結結實實地過了一年。”對80+的老人來説,團圓有了“時間限定”,而健健康康又一年才是實實在在的祈願。無論“去家”“還家”,安康便是年。
  •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點不一樣。“院裏絕大部分老人沒有回家有一小部分老人回去了。”對北京四季青敬老院的老人們來説,他們的生活並沒有被太多地打擾,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原本就有“不回家過年”的打算。
      大於奶奶今年八十有五,特別熱情,特別愛笑,一雙笑眼和藹可親,一頭銀色短髮頗具氣質地捲曲著。她不願做“傳統”的固守者,而要做“傳統”的破局者。
  •   準點看新聞、早晚做健身是大於奶奶的兩大愛好,多聞可以廣博,體健是最大的安康,“不能讓自己脫離這個時代”。時代的變遷往往讓人身不由己,應對變化更積極的方式是適應變化。
      老伴兒生病去世的過程讓大於奶奶非常感慨:“他病了15年,我照顧了15年,沒有一年好好過過春節,兒女的壓力也很大。”大於奶奶希望自己有一個不一樣的晚年。
  •   “生活在哪,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很幸運,將這裡作為我晚年的歸宿。”
  •   “我還不樂意回家呢!”大於奶奶俏皮起來傲嬌又可愛,但心裏對親人的溫存當然不會少,“會和家裏人商量,人家的孝心也要成全不是。”
  •   看到武爺爺和李奶奶,你會再度相信愛情。相伴60多年,他們即將迎來自己的“鑽石婚”。
  •   武爺爺是退役軍人,南方人,卻從十幾歲就到北方參軍工作。“入鄉隨俗”,當家鄉成了遠方,遠方就成了新的家鄉,少時年味便只余回味:“城市裏的年味比不上農村。”
  •   也許是“年味”觸動了記憶的味蕾,雅好詩文書畫的武爺爺醞釀多時,手寫下一首長長的“三字詩”《濃濃的年味》:小孩盼 大人喜 備年貨 趕大集 扯花布 做新衣……
  •   年輕時,李奶奶就是學校的活躍分子,文藝、體育樣樣出眾,“從初中到高中,我都是國慶遊行的主力。”
  •   李奶奶腰椎不好,不便久坐;武爺爺心臟不太好,不能操勞。你為我打飯,我伴你晨昏,清粥小菜,詩歌相和,二老在這裡相持相伴了十年之久。
  •   “團圓就是簡簡單單一餐團圓飯。”李奶奶平常除了照顧武爺爺,還有一個90多歲的老姐姐要照看。二老的家其實離得並不遠,大年初三,他們回家了。
  •   這裡的老人很多都是“80後”,而他們的子女大多也不再年輕。“我兒子特別孝順,這是他今年給我寄來的花。”凈瓶婆娑,花香四溢,陽光灑進小于奶奶的房間,眼前的一切煥然一新。
  •   小于奶奶今年82歲了。她有一雙兒女,一雙兒女又有了他們的子女,三代同堂,小于奶奶內心很是滿足。女兒在美國,兒子在北京,當初她是自己説服了子女才來的敬老院,“剛開始,他們天天過來看我,還有孫子,但是我在這有規律的生活,有好姐妹的關心,有院裏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哪能讓他們這樣天天跑,多耽誤工作。”
  •   “你看,這是我在微信裏給他們的祝福。”在小于奶奶的嚴令下,家人的探望頻次降下來了,但他們彼此的掛念和聯絡沒有絲毫減少。小于奶奶很熟稔地玩著手機,微信提示音不時地想起。
  •   小于奶奶的生活安然恬淡,只有個頭暈的毛病略有困擾,唱歌、跳舞,這些活動並不適合她。於是,小于奶奶撿起了從前的愛好,“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畫畫,但是工作太忙,沒時間認真學,來這之後有的是時間了。”
  •   她畫春江水暖,她畫綠柳鶯啼,她畫情暖人間,她畫悠然南山……小于奶奶的畫是五彩斑斕的,是生機盎然的,是如沐春風的。“畫得不好,就是隨手塗鴉。”小于奶奶一再謙虛,但實際上,從構思、構圖、線稿、上色等等,能夠看出她的認真和她對生活的熱愛。
  •   “我喜歡做一個安靜細微的人,于角落裏自由自在的開放,默默悅人,低調做人。保持獨立、穩穩噹噹,而又趣雅隨意的格調,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就是我晚年的品味。”生活有規律,食宿醫護有保障,適合的文化活動多,同齡人之間也有話題,在這裡,他們找回了自己的世界。
  •   小于奶奶的桌子上曾經有四張以往在院裏過節的合影,壓在水晶板下面。“我兒子過來見了這些照片都落淚了,説‘媽,這是我和姐姐沒能做到的事’。”是她的兒子把這些手機裏的照片打印、塑封,幫母親壓在桌板底下做紀念。
  •   往年過年,小于奶奶都是上午半天回家,下午一定要回院裏。今年小于奶奶沒有回家,“我很喜歡這裡的氛圍,過年過節很有氣氛。”
  •   人間重晚晴。對80+的老人來説,團圓有了“時間限定”,而健健康康又一年才是實實在在的祈願。無論“去家”“還家”,安康便是年。 (文中圖片拍攝于2020年1月9日)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