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9
“刀美不捨”漆雕師:在每一毫米上守護“中國紅”
  •   多年前,一次故宮藝術品展出中,張效裕邂逅了明代紫砂大師時大彬的一把山水人物雕漆壺。這一方壺以紫砂為胎,外髹朱漆,蓋雕雜寶,紐雕蓮瓣,盡顯富貴豪邁之氣。作為北京雕漆代表性傳承人,張效裕為紫砂與雕漆兩種工藝的精妙結合所深深吸引。
  •   “陰花細纈珊瑚明,赪霞隱隱東方生。”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對雕漆之美的讚嘆,而這一抹獨特的“中國紅”也讓張效裕心甘情願地傾其一生。
  •   1966年2月,張效裕生於北京。1984年,18歲的張效裕在其他人都去追求自己“大學夢”的時候,她卻進入北京雕漆廠,毅然拿起了手上的雕漆刀,開啟雕刻人生。
  •   “1毫米厚的漆就要刷17遍,刷15毫米厚的漆需要近百天時間。”北京雕漆是一項古老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始於唐代,興于宋、元,盛于明、清。和一般的漆器不同,北京雕漆以雕刻見長。在漆胎上涂幾十層到幾百層漆,厚15~25毫米,再用刀進行雕刻,故稱“雕漆”。
  •   進入北京雕漆廠工作,張效裕先從基礎學起,描圖、畫活、刻板學習了近三年,然後主動申請到雕刻車間學習雕刻和設計,先後拜師滿建民、劉桂芳以及文乾剛學習雕刻花卉、山水,人物和設計。
  •   “雕漆‘耗工繁具’,製作一件雕漆作品存在用時長、成本高。每一件雕刻工具如雕漆刀都是根據自己的習慣親自製作,大的如鏟,小的如絲,經常兩三天才可磨出一把細如髮絲的雕漆刀,但雕刻時力道稍有不慎,刀便會折斷,需要再次打磨”,張效裕對記者説。
  •   雕漆的每個步驟全部是純手工製作,製作工序高達十幾道,工藝繁縟,從設計、涂漆、描樣到雕刻、磨光,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絲毫的偏差,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   據張效裕介紹,雕刻技藝中更為複雜的部分是要在狹小的空間飛刀走鏟,就如同運筆行書一樣,必須一氣呵成、乾淨利落。“拿人物類作品來説,表情是否生動,就看刻畫眉眼那一刀。手起刀過,恰到好處,人物就活了,稍有閃失,畫面就會變得了無生趣,不知所謂了。”
  •   正因如此,要能在雕漆作品上遊刃有餘,運刀如運筆,沒有十幾年的功力和磨練是不可能的。很多雕漆師傅或中途放棄或是從一開始就望而卻步,張效裕總結為“浮躁是怎麼也做不好雕漆的”,並一路堅持下來。
  •   30多年的從藝路,從簡單的傳承技藝到繼承再創新,是一個努力堅持、不斷學習的探索過程。1994年張效裕參與製作《北京市花大瓶》被人民大會堂收藏,1995年參與製作中南海懷仁堂壁飾以及1999年參與製作的《花好月圓雕漆盤》,被北京市政府選定為澳門回歸禮品。
  •   怎樣讓大漆與紫砂粘合在一起?從故宮回來,被雕漆壺吸引的張效裕一頭扎進複製這件國寶的創作中。經過艱難嘗試,2002年,張效裕將已近失傳的雕漆與紫砂壺結合工藝成功傳承,成功複製了故宮博物院藏的唯一一把雕漆紫砂壺。之後,更與國家級紫砂壺大師李昌鴻、夏俊偉等人合作,製作收藏各樣式雕漆紫砂壺20余把。
  •   2010年在北京舉辦雕漆紫砂壺個人展深受好評,被譽為中國紫砂雕漆第一人。2015年以宋代漆柄團扇為靈感,歷經兩年的研發設計製作,雕漆紫砂轉心壺在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組織的第三屆創新大賽上獲得銀獎。
  •   喚醒一門傳統工藝的生命力,非一人之功可畢其役,它還需要更廣泛的人文根基。如今,張效裕站在獨特的女性視角,將原本皇家物件,賦予現代女性的唯美,手鐲、耳環、發卡、盤扣等配飾,成為文創市場的新寵,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