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評論頻道 > CNTV專欄

德班氣候談判 吵出一番新天地

央視特約評論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研究員 楊禹 2011年11月28日 07:19

最新鮮的消息是,在南非德班海邊,全球氣候大會開幕前夕,連著下了幾天的雨。天有點涼。以為到了南半球馬上就能享受陽光的人們,難免有點失望。

不過沒關係。這段註定了要吵出一番新天地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兩年前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結束之後,劈頭就是一場暴風雪。很多與會者、記者,都滯留在機場,回不了家。那次,因為期待太高,所以失望很重。更要命的是,非常多的輿論,把哥本哈根失敗的原因,明裏暗裏地歸納到中國身上。最要命的是,皮球被踢到中國腳下後,中國幾乎找不到馬上把球踢出去的機會。

這才有了來年春天,人大閉幕後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主動講述哥本哈根內情的一幕。

去年的坎昆,氣氛和天氣一樣,溫婉多了。因為期待不高,所以失望也不多。坎昆才剛開幕,談判者們説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咱們把最難啃的骨頭,留給南非德班吧”。於是,在坎昆,自卸包袱的所有人,都沒被硌著牙。

今年,“就坡下驢”的氣氛,更甚。早在北半球還是夏天的時候,談判各方就紛紛表態説,不指望在南非達成法律協議了,“把任務留給明年吧”。

這個局面聽上去有點讓人悲觀。但奧妙恰恰在於,如果大家都繃著勁、奔著那顆最大的果子去,在德班就有可能複製哥本哈根式的暴風雪。現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也於心不甘,所以,這樣的吵架,才會有氣氛、有結果。最終,在德班吵出務實、有限、積極的一份小結果,應該在預期之內。

當然,要走到這一步,還有兩場惡仗要打。這正是德班談判的兩大關鍵點。

第一仗,關鍵詞是“雙軌”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一個談判軌道,《京都議定書》是另一個軌道。這次的“全球氣候大會”,其實是兩個會,在這兩個軌道上同時召開。

兩個之中,《公約》是個基礎,包括美國在內都“有約在身”。《議定書》則是關鍵,美國本來就沒參加,置身其外,惹事生非。而這幾年氣候談判的核心問題,就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2012年底完成第一承諾期後,要給續上個“第二承諾期”。德班大會面對的困局,則是日本、俄羅斯等明確表示説不同意再有什麼“第二承諾期”了,要想減排,咱們另起爐灶吧。

這個“另起爐灶”,觸動了發展中國家的底線。《京都議定書》是個啥寶貝,咱們非得堅守它?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為它認可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如果改弦更張,另起爐灶,意味著這個相當於談判基石級別的原則,就被推翻了,就得重談。這好比小兩口正商量著怎麼佈置新買的婚房呢,姑娘卻突然説,嫁不嫁給你我還沒定呢,你先自個兒玩去吧。

顯然,這屬於給氣候談判開倒車。

如果您關注氣候談判,那麼這個“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雖然説起來有點拗口,但一定得謹記週詳。發達國家,認可“共同”,忽視“有區別”;發展中國家,則強調既大家“共同”承擔減排責任,又在發達與發展中之間要“有區別”。

有沒有這個“區別”,是質的不同。歐盟搞的那個徵收航空業碳排放稅,就只體現了“共同”、漠視了“有區別”,把氣候談判桌上還沒最後談攏的事情,拿到現實中來,“先斬後不奏”,生米煮成熟飯。相當的不地道。

所以,“單軌”還是“雙軌”,對於德班氣候談判來説,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咱中國不可避免要吵的最大一“架”,就是圍繞這個。

在這個問題上,國內媒體常犯兩個低級錯誤:一是圖省事。在提到氣候大會的全稱時,只提《公約》第17次會議,不提《議定書》第7次會議。這等於在替部分發達國家的“單軌”企圖張目。二是不懂事。有時候一些國家憋著壞,攢一個新的談判小框架,拿出來秀。咱們有些媒體上來就一通熱火朝天地報道,將其塑造為推動談判的新動力、新事物。豈不知,那都是些挑戰氣候談判根基、跟咱發展中國家底線對著幹的小動作。

第二仗,關鍵詞是“要錢”。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這個要求,提得理直氣壯。因為先搞了一百多年工業化、城市化的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但從哥本哈根、坎昆,一路談到德班,越談越發現,一些發達國家真是摳門。

“摳門”表現有三:

一是偷梁換柱。本來談好了,從2010年到2012年,發達國家每年拿出1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結果咱發現,發達國家把原來在別的援助框架下要出的錢,更名改姓,搖身一變成了這“100億”裏面的錢。

二是推三阻四。一些發達國家只動員本國的私營部門出錢,有意無意地忽視政府出資的責任。

三是借題發揮。拿著出錢當砝碼,把錢袋子高懸半空中,然後在談判桌上要求發展中國家在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問題上,不斷讓步。這個讓步的過程,實質是佔據一些新興産業規則制定權和發展主導權的過程。

針對這三大“摳門”,中國當然要去吵架。吵的過程中也會有妥協,比如在透明度問題上,中國這幾年一直很靈活。但吵的目的,是要很具體地推動發達國家承擔自己應擔的責任。這直接談錢的一“架”,就得錙銖必較。

兩場惡仗,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不讓氣候談判開倒車,落實好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執行好坎昆會議的共識。

11月28日,德班氣候大會的開幕日,也是“吵出一番新天地”的出發日。

怎麼理解這個“新天地”?——當有人要公然倒行逆施的時候,雖然整個談判不能大踏步向前,但只要阻止了“開倒車”,就贏得了“新天地”;當有人充分展現了“摳門大爺”的本色時,從他錢袋子裏摳出錢來,用這些錢啟動急需推進的減排事業,就算是摳出了一番“新天地”。對於這已經開吵的德班一“架”,不用擔心吵得不給勁,也不用擔心吵得失去控制。原因也有三條:第一,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裏,藏龍臥虎,個個是吵架高手。拍桌子瞪眼、靜默對峙、拂袖離席等國際談判基本功,過去幾年就常用。事關原則底線的談判,有時候不能太溫良恭儉讓。中國的立場和聲音,在談判桌上、輿論場上,不是大了,而是還小。第二,咱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基礎四國”這個概念,在國際氣候談判桌上,正越來越清晰。中國、印度、巴西、南非,逐漸拿出同樣的聲音,一把筷子,就是比一根筷子結實。何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遠不止“基礎四國”。尊重談判雙軌制,尊重這一基本原則的國家,在德班,毫無疑問,佔據著多數。第三,吵架的目的不是分裂,而是全球更好地合作。所以,從德班的會場內外,我們既可以看到真刀真槍的吵架,也能夠看到真心實意的合作。妥協和讓步,是全球氣候談判一個永恒的關鍵詞。小兩口吵架,奔著散夥的方向去吵,和奔著求同存異、接著過日子方向去吵,吵的場面可能有相似之處,但吵的內涵和本質,大不同。

這一點,你懂的。

專欄介紹

深呼吸

深呼吸

專欄作者:笑蜀資深媒體人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專注東亞安全和國際事務,著有《人權與國際關係》,《導彈防禦計劃與國際安全》

專欄作家

誰在欺世盜名?

誰在欺世盜名?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不排除馬英九在中後任期以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的可能

不排除馬英九在中後任期以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的可能

楊禹:央視特約評論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研究員

誰需要這一樁樁血腥慘案?

誰需要這一樁樁血腥慘案?

安惠侯:外交部亞非司前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更多更多非常識

第308期:失獨父母,暮年何處安放?

失獨父母已是不容忽視的弱勢群體,老無所依,哀莫甚焉。[詳細]

第306期:足球門線技術,該用不該用?

無論先前的爭論如何,目前引進門線技術的決定已經板上釘釘。[詳細]

第305期:阻礙創新的知識産權制度需要改革

現有知識産權規定已部分違背了其産生初衷,阻礙了創新。[詳細]

第304期:禁食魚翅,整治公款吃喝的一步好棋

只有讓人們看到公務接待的餐桌上有什麼,才能消去民眾的顧慮。[詳細]

第303期:韓國為何“另立新都”?

一座新建的現代化首都,確實能使人感覺到一股清新向上的朝氣。[詳細]

第301期:載人飛船是如何返回地面的?

“神舟九號”的返回-著陸流程是在各國和中國自身的航天實踐中一步一步總結出來的。[詳細]

第300期:沒人動得了你的“大學”

活在他人的安排與爭論之中,這樣的大學生活毫無意義,活得“自我”一點,才是人生。[詳細]

第299期:日本女性車廂:只是保護,無關歧視

無論有沒有現實條件實施女性車廂,女性受性騷擾數量遠高於男性是不爭的事實。[詳細]

第298期:福利彩票,想説愛你不容易

彩票已經是窮人的遊戲,而窮人最需要的,就是公平。[詳細]

第297期:暫住證,人口流動的枷鎖

如果制度壞了,尚可修修補補;一旦,民眾的心態壞了,無藥可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