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雲祭祀,人心自哀思

特約評論員陸玄同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往年,不少人選擇在這期間遠足祭掃、緬懷先人。據報道,為避免現場祭掃引發聚集性疫情,近期北京、廣東、江蘇、山東等全國多地發文“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提倡家庭追思、網絡祭掃等方式,大力推廣“雲祭掃”。

  從倡導居民思想上改變傳統老舊的祭祀觀念、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掃方式,到破除街邊焚燒、拋撒紙錢等陳規陋習;從建議居民通過建立親屬微信群、微視頻、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等無接觸祭掃方式緬懷親人,到倡導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的喪葬禮俗,隨著時代變化,祭祀的方式隨之而變,但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敬畏之心,哀思之情。

  明《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挂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如此景象在現代社會已然不常見,但那份哀傷與懷思,卻從歷史古卷裏走來,至今從未散去。

  有民俗學者指出,雖然清明節俗繁多、形式各異,但貫通于其中的核心價值乃是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和關懷。近日,湖北14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犧牲人員被評定為首批烈士,更是為這個凝重節日增加了特殊的意義。以“向死而生”的姿態祭奠曾經過往的生命。這是領悟生命真諦後的豁達,也是可敬的再出發。

  “向死而生”的表達源自哲學術語,但在電影《死亡詩社》中卻有詩歌般的釋義,“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語調雖感傷,卻閃耀著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活的振奮。

  清明多悲涼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雖慼慼然,卻也是自然規律,而自然即是平常。

  所以,在這萬物生長的美好春光裏,我們慎終追遠,亦催護新生。雖然疫情的影響仍在,但不妨少一點“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沉重,多一點“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的閒適。畢竟“滿街楊柳綠絲煙,最美不過四月天。”

  不管是現場憑吊,還是雲寄哀思,我們所要表達的,是追憶,是懷念。只要心靈足夠虔誠,只要是真情流露,又管他形式和品類,雲端又何妨?添一瓣心香,斟一厄淚酒,赤誠足矣。(特約評論員 陸玄同)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