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師德失范,學校應把好日常監督關

特約評論員胡欣紅

1

  近日,教育部發佈公開信息稱,將持續加大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問題查處力度。就在今年4月和7月先後兩批曝光10起教師違規違紀典型案例的基礎上,日前又對近期督促地方和學校查處的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進行曝光。這些案例涉及教師體罰、性騷擾、猥褻以及收受禮品禮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師德是影響教師素質的核心因素。師德問題歷來受到社會重視,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勝任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學生心中,老師無疑具有超然地位。每一起師德失范,輕則給學生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重則扭曲乃至毀了學生的一生。對師德失范必須“零容忍”,這早已成為共識。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師德失范的事情屢有發生。就在教育部曝光8起師德違規案例之後,上海財經大學又曝出一起猥褻女生的醜聞。該校一女生發文舉報會計學院副教授錢某將其鎖進車內進行猥褻,並附上了聊天截屏、錄音等證據。事件曝光後,上海財經大學多名女生站出來發聲,舉報錢某性騷擾。

  師德失范事件曝光之後,令人錯愕和痛心,但師德問題通常並不是突然爆發的。尤其是猥褻性侵學生的老師,基本上早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已經曝光的多起性侵猥褻案例,多數都已經不是第一次“作案”,甚至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慣犯”。這樣的“禽獸教師”,何以能屢屢得逞,值得引人深思。

  “知者隨事而制”,規範師德當然需要相應的機制建設。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為了呼應公眾期許,一年前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根據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不同特點,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三個“十條準則”齊下,意味著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再到大學,都有了與各階段教師職業行為相匹配的全新版師德規範,形成對教師群體全覆蓋的職業規範。

  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有了“準則”,還必須嚴格貫徹落實。為此,教育部明確要求將準則落實到招聘、聘用、考核等教師管理具體工作中,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從嚴懲處,強化對紀律和準則的敬畏意識,才能有效震懾那些德行有虧的老師。

  涵養高尚師德,營造風清氣正的教書育人環境,需要對已曝光的師德失范行為嚴肅處理,更要將監督管理的端口前移,加強對教師的日常管理,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引起學校層面的高度重視。教育部通報的典型案例中,不僅師德失范者要受到嚴肅懲處,中小學校黨政負責人、高校二級學院黨政負責人作為落實主體責任的重點,一旦學校出現師德問題也將依法追責。這種“連帶追責”,無疑能極大地倒逼學校把好新入職教師師德關和日常師德監督關。

  師德師風建設,不只是學校和相關部門的事,學生和家長也應該摒棄各種顧慮,如果受到侵害,要勇敢地站出來進行抗爭。遇到師德有虧的教師,逃避和忍耐只會令其得寸進尺,及時“反擊”才能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而避免“後來者”遭受荼毒,可謂善莫大焉。(特約評論員 胡欣紅)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