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夢想,國家有力量

特約評論員鄧海建

時節更迭,夢想如光。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首次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至此,“中國夢”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願景與熱望。這是一個民族的夙願,也是一個時代的焦點。七年來,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中國人,匯聚成近14億復興的力量——腳下走出堅定的步伐、眼裏有著追夢人的詩意和遠方。

夢想是奮鬥的起點。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恰在於追夢的精神從未泯滅。

《詩經》有言,“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禮記》記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美好生活之夢、美好社會之夢,成為華夏文明的精神稟賦之一。中國夢是復興之夢,至少有兩重含義:一則,逐夢築夢,自古而然;二則,復興中華,使命在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七年逐夢,我們更懂得中國夢。“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話雖短,理卻深。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高度,中國夢將國家追求、民族嚮往、人民期盼有機結合,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和美好期待,表達了近現代以來國家發展與人民進步的正道方向與澎湃心聲。正因如此,七年時間裏,它已成為激蕩在近14億中國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是的,今天的中國夢,已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內涵和時代精神,成為凝聚黨心民心、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七年築夢,我們更接近中國夢。有人説,中國夢不是“夢”,它根植于歷史、現實和未來,具有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是中華民族通過奮鬥就可以實現的美好願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019年,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1952年的67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多萬億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經濟好了、人民富了、國家強了……一個又一個遙遠的夢想,化為一個又一個近切的現實。習近平總書記慷慨抒懷:“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不僅善於打破一個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

這是夢想的節點,這是時間的邏輯: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正因為這是人民的夢、時代的夢,我們信心滿懷;正因為這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我們大道直行。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不僅是近14億國人的家國之夢,亦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之夢。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把個人的夢想融入中國夢的浩蕩進程,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人民有夢想,國家才會更有力量!(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網友立場
1 1 1